• <code id="of4hl"><nobr id="of4hl"></nobr></code><pre id="of4hl"><small id="of4hl"><p id="of4hl"></p></small></pre>
    <th id="of4hl"><address id="of4hl"></address></th>
    <big id="of4hl"></big>
  • <pre id="of4hl"></pre>

  • <strike id="of4hl"><video id="of4hl"></video></strike>

    您好,歡迎來到精睿工程項目管理工作室!

    圖片展示
    圖片展示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

    發表時間: 2020-09-21 16:48:12

    作者: 張家口精睿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報告
    項目名稱: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
    建設單位: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
    編制單位:張家口精睿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
    2020 4
    1 概述.....................................................................................................................1
    1.1 前 言...........................................................................................................1
    1.2 編制依據......................................................................................................3
    1.3 調查范圍、因子及驗收標準......................................................................5
    1.4 驗收標準......................................................................................................6
    1.5 環境敏感目標..............................................................................................7
    1.6 項目變更情況..............................................................................................9
    1.7 調查重點....................................................................................................11
    2 工程概況...........................................................................................................12
    2.1 工程建設過程............................................................................................12
    2.2 工程建設內容............................................................................................12
    2.3 工程主要工藝............................................................................................13
    2.4 工程占地....................................................................................................13
    2.5 工程投資....................................................................................................14
    2.6 員工人數....................................................................................................14
    3 環境影響報告書回顧.......................................................................................15
    3.1 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15
    3.2 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17
    4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調查...................................................................................19
    5.生態影響調查與分析.......................................................................................23
    5.1 自然生態影響分析....................................................................................23
    5.2 農業生態影響分析....................................................................................25
    5.3 水土保持措施調查....................................................................................25
    5.4 存在問題及建議........................................................................................30
    6 水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31
    6.1 水污染源調查............................................................................................31
    6.2 施工期影響調查........................................................................................31
    7 大氣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32
    7.1 大氣污染源調查........................................................................................32
    7.2 施工期影響調查........................................................................................32
    8 聲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33
    8.1 聲污染源調查............................................................................................33
    8.2 施工期影響調查........................................................................................33
    8.3 運營期影響調查........................................................................................338.4 措施有效性分析及建議............................................................................35
    9 固體廢物影響調查...........................................................................................37
    9.1 施工期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分析................................................................37
    9.2 運營期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分析................................................................37
    10 清潔生產調查與分析.....................................................................................38
    10.1 技術水平分析..........................................................................................38
    10.2 工程技能分析..........................................................................................39
    11 環境管理落實情況調查.................................................................................41
    11.1 建設項目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管理制度..................................................41
    11.2 施工期環境管理調查..............................................................................41
    11.3 運營期環境管理調查..............................................................................41
    11.4 環境監測計劃落實情況調查..................................................................42
    11.5 結論..........................................................................................................42
    12 公眾意見調查.................................................................................................43
    12.1 調查目的..................................................................................................43
    12.2 調查方法和調查內容..............................................................................43
    12.3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43
    13 結論與建議.....................................................................................................47
    13.1 工程基本情況..........................................................................................47
    13.2 生態影響調查結論..................................................................................48
    13.3 水環境影響調查結論..............................................................................49
    13.4 大氣環境影響調查結論..........................................................................49
    13.5 聲環境影響調查結論..............................................................................49
    13.6 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調查結論..................................................................50
    13.7 清潔生產調查結論..................................................................................50
    13.8 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實施情況調查結論..............................................50
    13.9 公眾意見調查結論..................................................................................51
    13.10 結論及建議............................................................................................51
    附件:
    1)河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冀環評[2013]201 號文,2013 7 月)
    2)《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竣工驗收監
    測數據報告》(張家口弘康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編號:HK2020117A1 概述
    1.1 前 言
    為研究、解決我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和智能電網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問
    題,引領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
    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尚義兩縣交界處建設國家風光儲示范工程,工程規劃總建
    設規模為:風力發電 500MW,光伏發電 100MW,儲能系統 70MW。規劃采取分期
    建設:一期工程建設風力發電 98.5MW(孟家梁風電場 49.5MW、小東梁風電場
    49.0MW)、光伏發電 40MW、化學儲能裝置 20MW;二期工程建設風力發電 400MW、
    光伏發電 60MW、化學儲能裝置 50MW。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一期工程)于 2009 12 24 日取得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號為:冀環評【2009521 號,并于 2016 9
    6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的函,
    審批文號為:冀環評函【2016801 號。2013 4 月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
    責任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編制完成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二期工程中風力發電 400MW 工程),并于 2013 7
    1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號為:冀環評【2013201 號。
    本次驗收內容為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二
    期工程中風力發電 400MW 工程)。
    本項目規劃在張北縣大河鄉和尚義縣套里莊鄉區域建設東西兩個場區,中間被
    一期工程隔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規劃場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
    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架設 35kv 集電架空線路 249.6km22 回)、
    新建場內施工檢修道路 120km。年設計上網電量 94660.441 kw.h。經現場勘查項
    目有部分變更情況:1、規劃廠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東
    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現變更為 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東
    場區 109 臺,西場區 35 臺),實際上網電量為 737994.6 MWh。2、增加危廢暫存
    1 個,用于存放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廢油。項目所配套危廢間按照《危險廢物貯
    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相關要求進行場地建設。其它項目建設內容與環
    評及批復內容一致。
    1本項目于 2013 6 月開工建設,于 2014 12 月工程竣工并投入運行。目前本
    項目正常運行,達到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原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第 13 號令)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
    環評[2017]4 號)等有關規定,按照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
    同時投入使用的三同時制度的要求,需查清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對環境影響報告書和
    工程設計文件所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調查分析該工程在建設和試運行
    期間對環境造成的實際影響及可能存在的潛在影響,以及是否已采取行之有效的預
    防、減緩和補救措施。本調查為該工程全面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并進行竣工環境保護
    驗收提供技術依據。本公司自行開展該項目的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工作。
    本公司安排技術人員開展了工程資料收集和現場調查等工作,并在國網新源張
    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的配合下,對環評報告書及其批復中所提出
    環境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受工程建設影響的環境敏感點的環境現狀、工程建設的
    生態影響及其恢復狀況、工程的污染源分布及其防治措施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制定
    了相關污染源的調查和監測方案。根據調查方案,技術人員詳細研閱了工程設計及
    其竣工等相關資料,委托張家口弘康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項目的污染源排
    放進行了監測,認真聽取了項目周邊公眾的意見,進行了公眾意見調查,在此基礎
    上編制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竣工環保驗收
    調查報告》。
    23
    1.2 編制依據
    1.2.1 環境保護法規及技術導則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8.1.1);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6.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8.28
    5)《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1989.3.1);
    6)《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1998.4.29);
    7)《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2007.12.29);
    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12.29);
    9)《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4.1);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1.3.1);
    1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9.1);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2);
    13)《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682 號);
    14)《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 13 號,
    2001.12.27 發布,2002.2.1 起實施);
    15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
    (國環規環評[2017]4號,
    2017.11.20
    起實施);
    16)《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 生態影響類》(HJ/T394-2007,原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17)環發[2012]77 號《關于進一步加強環境影響評價管理防范環境風險的通
    知》;
    1.2.2 工程資料及環評批復文件
    1)《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可行性研究報告》(中國電力
    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2012 11 23 日);
    2)《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報告書》(河北環京水利水保工程咨詢有限公司,2013 4 月);2)《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
    書》(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013 4 月);
    3)《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
    報告書的批復》(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冀環評[2013]201 號文,2013 7 月);
    4)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提供的其他有關資料。
    41.3 調查范圍、因子及驗收標準
    1.3.1 調查時段和范圍
    1、調查時段
    1)工程前期
    通過調研資料,調查本項目設計、報批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制度的執行情況。
    2)施工期
    通過查閱工程施工總結、走訪公眾等方式,調查項目施工期的環境保護措施、
    制度及要求的落實和執行情況。
    3)運行期
    通過實地調查和現場監測,調查項目運行時的實際環境影響情況,以及環評報
    告書及其批復所提出的各項環保設施和措施的落實情況及其效果。
    2、調查范圍
    1)生態環境影響調查范圍確定為項目風電場場域范圍,約 119km2。
    2)大氣環境:項目風電場場域范圍,約 119km2。
    3)聲環境:以風電機組為基點外延 200m 范圍內及風電場區域內聲環境敏感
    點。
    4)水環境:項目區域內地表水環境。
    5)公眾意見:直接受工程影響的公眾。
    1.3.2 調查因子
    1)生態:風電場所在區域地表破壞及恢復情況,工程土地占用的實際情況、
    棄土渣場的恢復與防護情況、水土保持情況、防護工程及其效果、綠化工程及其效
    果等。
    2)水環境:施工期廢水污染防治措施效果、治理情況等。
    3)大氣環境:施工期粉塵污染防治措施效果、治理情況等。
    4)聲環境:等效聲級 LeqA)。
    51.4 驗收標準
    本次驗收調查原則上采用該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時所采用的環境標準,對已修訂
    新頒布的標準則采用替代后的新標準進行校核。
    噪聲排放標準
    風電機組運行噪聲排放至村莊邊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1 類標準;建筑施工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
    準》(GB12523-2011)標準限值。
    67
    1.5 環境敏感目標
    根據風電場工程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參照環評并通過實地考察分析,確定以下
    主要環境保護敏感目標,見表 1.5-1。
    1.5-1
    施工期及運營期主要環境敏感點
    環境要素
    保護對象
    方位
    與最近敏感點距離
    保護目標
    生態環境
    生態系統、野生動植
    風電場場域范
    風電場場域范圍
    區域生態環
    境不發生明
    顯變化
    環境空氣、
    聲環境
    黃花洼
    F2 風機 SE
    距離 F2 風電機組 530m
    《環境空氣
    質量標準》
    GB3095-20
    12)二級標
    準,《聲環境
    質量標準》
    GB3096-
    20081
    1 類標準
    喇嘛洞
    F3 風機 W
    距離 F3 風電機組 520m
    小水泉
    F8 風機 NE
    距離 F8 風電機組 520m
    槽碾坡
    F16 風機 NW
    距離 F16 風電機組 500m
    F37 風機 SE
    距離 F37 風電機組 500m
    大井洼
    F26 風機 N
    距離 F26 風電機組 500m
    F36 風機 S
    距離 F36 風電機組 50m
    小井洼
    F26 風機 NE
    距離 F26 風電機組 500m
    元卜洞
    F23 風機 NE
    距離 F23 風電機組 500m
    東元卜洞
    F39 風機 SW
    距離 F39 風電機組 520m
    東水泉
    F23 風機 W
    距離 F23 風電機組 500m
    戈家溝
    F164 風機 E
    距離 F164 風電機組 500m
    亂石山
    F163 風機 S
    距離 F163 風電機組 800m
    孫華溝
    F147 風機 EN
    距離 F147 風電機組 630m
    小艾蒿溝
    F143 風機 NE
    距離 F143 風電機組 500m
    山杏溝
    F144 風機 SW
    距離 F144 風電機組 500m
    孟家梁
    F148 風機 S
    距離 F148 風電機組 520m
    大艾蒿溝
    F142 風機 SW
    距離 F142 風電機組 500m
    班青村
    F130 風機 E
    距離 F130 風電機組 500m
    姑子營
    F140 風機 NE
    距離 F140 風電機組 750m
    二眼井
    F128 風機 SW
    距離 F128 風電機組 500m
    F119 風機 NW
    距離 F119 風電機組 500m
    大羊盤
    F121 風機 WS
    距離 F121 風電機組 500m
    F105 風機 N
    距離 F105 風電機組 500m
    三眼井
    F103 風機 NW
    距離 F103 風電機組 540m
    三龍口
    F100 風機 N
    距離 F100 風電機組 500m
    F108 風機 SE
    距離 F108 風電機組 500m
    老河洼
    F117 風機 SW
    距離 F117 風電機組 520m
    里狼窩溝
    F84 風機 NE
    距離 F84 風電機組 580m
    黑壩溝
    F98 風機 N
    距離 F98 風電機組 500m
    F102 風機 E
    距離 F102 風電機組 500m
    F104 風機 S
    距離 F104 風電機組 500m
    高皮房
    F98 風機 SE
    距離 F98 風電機組 500m
    黃土村
    F97 風機 SW
    距離 F97 風電機組 590m
    張明村
    F93 風機 S
    距離 F93 風電機組 530m
    西房子
    F84 風機 SE
    距離 F84 風電機組 500m8
    東灣子
    F81 風機 SW
    距離 F81 風電機組 520m
    盤長河
    F67 風機 NW
    距離 F67 風電機組 600m
    八岔溝
    F68 風機 E
    距離 F68 風電機組 600m
    蓋花梁
    F65 風機 SW
    距離 F65 風電機組 1050m
    壩土溝
    F61 風機 NE
    距離 F61 風電機組 560m
    施工場地 NE
    距離施工場地 750m
    朝陽窯
    F77 風機 N
    距離 F77 風電機組 1000m
    天城房子
    F48 風機 NE
    距離 F48 風電機組 1140m
    治兒山
    F58 風機 E
    距離 F58 風電機組 560m
    地表水
    盤長河
    張北縣風場南
    部由南向北再
    折向東流出風
    距離 F42 風電機組 180m
    IV 類水體
    瑟爾基河
    尚義縣風場西
    南部由北向南
    流出風場
    距離 F18 風電機組 400m
    IV 類水體
    文物古跡
    明長城遺址
    S
    距離風場邊界 400m;距離 F44、
    F69、F72 風電機組均為 500m
    不損壞文物
    古跡,保護文
    物古跡的歷
    史價值、藝術
    價值及科學
    研究價值
    環境保護目標主要環境影響為施工期的噪聲、揚塵、生態影響等,以及運行期
    的噪聲。1.6 項目變更情況
    經現場勘查,項目有部分變更情況:
    1、規劃廠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
    場區 40 臺),現變更為 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09 臺,西
    場區 35 臺),實際上網電量為 737994.6 MWh。
    2、增加危廢暫存間 1 個,用于存放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廢油。項目新建危廢間
    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相關要求進行場地建設,本項
    目屬于暫時貯存方式,具體要求如下:《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
    (1)貯存設施的選址與設計方面。
    a 設施底部必須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b.地面與裙腳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須與危險廢物相容。
    C.用以存放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裂隙。
    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 1 米厚粘土層(滲透系數<10-7am/s),或 2mm 厚高密度
    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
    d.設計堵截泄漏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
    儲量或總儲量的五分之一。
    e.必須有泄露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和排氣裝置。要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
    察窗口。
    (2)危險廢物貯存設施的安全防護
    a 危險廢物貯存設施都必須按 GB15562.2 的規定設置警示標志。
    b.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圍墻或其它防護柵欄。
    c.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配備通訊設備、照明設施、安全防護服裝及工具。
    d.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內清理出來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險廢物處理。
    項目危廢間見圖 1-1
    9圖 1-1 危廢間
    本項目危廢間位于風光儲示范電站生產區綜合樓東北角,建筑面積 87 平方米,
    危廢暫存間地面和裙角做好防滲處理,防滲層為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
    系數≤10-10cm/s。項目運行時產生的廢油存儲用的容器上貼有危險廢物標簽,將暫存
    于危廢間內,定期送有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
    101.7 調查重點
    本工程主要內容是: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因此,本次調查的
    重點是:
    1)調查施工期和營運期配套的環保設施落實情況及效果。
    2)調查風電場區域范圍內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情況,并對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進行評估。
    3)全面調查工程施工期和營運期的環保制度執行情況,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
    出環境保護補救措施。
    112 工程概況
    2.1 工程建設過程
    12013 4 月,編制完成《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22013 7 月,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以《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
    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意見的函》(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冀環
    [2013]201 號文)對報告書予以批復;
    32013 6 月風電場開工建設,至 2014 12 月本次申請驗收的風電場工程
    竣工投入運行。
    2.2 工程建設內容
    項目名稱: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
    項目規模:該項目實際建設了 400 兆瓦風電場,安裝了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
    及配套箱式變壓器,年實際上網電量 737994.6 MWh。
    建設性質:擴建
    建設單位: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
    項目組成:項目在張北縣大河鄉和尚義縣套里莊鄉區域建設東西兩個場區,
    中間被一期工程隔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規劃場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
    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架設 35kv 集電架空線路 249.6km
    22 回)、新建場內施工檢修道路 120km。本期工程最終機型選擇為 2000kW 安裝
    40 臺,2500kW 安裝 110 臺和 3000kW 安裝 15 臺的混裝的方案。
    建設地點:本期工程位于張家口市張北縣與尚義縣交界處,風電場面積約
    119km2,分為東西兩個場區,西場區場域面積約 27km2,中心坐標為北緯
    41°4′43.13",東經 114°20′14.92";東場區場域面積約 92km2,中心坐標為北緯
    41°1′50.09",東經 114°27′49.20"。具體位置見附圖一。
    1213
    2.3 工程主要工藝
    2.3.1 施工期工藝
    本期工程主要建設內容為施工及檢修道路鋪設、風機基礎施工、集電線路的
    架設及設備的安裝調試等,工程建設期施工流程及排污節點見圖 2.3-1。
    2.3-1
    建設期施工流程及排污節點
    2.3.2 營運期工藝
    風力發電是將風能通過風力發電機組轉換為電能的過程,其工藝過程簡述如
    下:風吹動風輪機的轉子葉片,將風能首先轉換為機械能,然后通過風輪機的齒
    輪箱帶動發電機進行發電,從而實現風能向電能的轉換。風機一機組變壓器采用
    單元接線方式,電機組匯成 22 35kV 架空線路,每回架空線路最大串聯 2MW
    12 臺,串聯 2.5MW 風機 10 臺,串聯 3MW 風機 8 臺,集電線路分別接入一期
    工程 220kV 變電站內 2#、3#4#主變的 35kV 側,以變電站現有一回 220kV 線路
    接入尚義 500kV 變電站的 1 220kV 線路送出。營運期工藝流程及排污節點見圖
    2.3-2。
    2.3-2
    營運期工藝流程及排污節點
    2.4 工程占地
    工程總占地面積 238.38hm2,其中永久占地面積 15.66hm2,主要包括風力發電機14
    組基礎及箱變基礎和架空線路桿塔占地;臨時占地 222.72hm2,主要為施工及檢修道
    路、風電機組臨時吊裝場地、集電線路施工及臨時施工場地等占地。本期工程占地
    生態類型現狀主要為灌草地,在地貌單元上屬平緩丘陵地貌,地形較平緩開闊,局
    部山丘多零散發育且溝谷較深,風場屬低山丘陵地形。本期工程永久占地類型主要
    包括農用地10.9180hm
    2 耕地5.5660hm2)、建設用地0.8300hm2、未利用地3.9120hm2。
    2.5 工程投資
    環評期預計,工程計劃總投資約 358173.74 萬元人民幣,環保投資 970 萬元,環
    保投資比例為 0.3%。
    工程實際總投資為 287016.13 萬元,環保實際投資 1590.44 萬元,環保投資比
    例為 0.55%,實際環保投入資金較環評有增加,主要是增加了環境風險防護、防護水
    土保持措施的費用。
    2.6 員工人數
    本期工程建設不新增人員,管理、運行及檢修人員均在升壓站內現有人員中調
    配,可滿足項目正常運行人員要求。3 環境影響報告書回顧
    2013 4 月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編制完成了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3
    7 月,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以冀環評[2013]201 號文對報告書予以批復。
    主要評價結論及其批復如下。
    3.1 環境影響報告書結論
    3.1.1 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施工期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本期工程風電場永久占地和臨時占地主要為灌草地,少部分為農用地和建設用
    地。項目施工為點線狀分布,不影響生境的連通性。施工過程中動物受施工擾動,將
    遷往附近同類生境,鳥類受噪聲等干擾也將短時間遷往它處。因動物遷徙能力強,且
    同類生境易于在附近找尋,故物種種群與數量不會受到明顯影響。在施工期被破壞的
    植被經恢復措施后 2-3 年可恢復原貌,施工期對生物多樣性及動植物影響十分有限。
    因項目建設造成地表植被破壞,擾動了土壤結構,影響期新增水土流失量 14016t,
    項目建設造成的區域水土流失變化比較大,經采取必要的生態恢復措施后可恢復到建
    設前的水土流失水平。經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后,施工期建設對生態環境影響較小。
    項目施工期在采取防塵抑塵措施后施工揚塵可得到有效防治;施工作業安排在白
    天,施工噪聲經距離衰減后對周圍環境噪聲影響較??;施工棄土擬采用在吊裝場和集
    電線路塔桿周圍順地勢平鋪的方式進行再利用,選擇適宜季節及時進行植被恢復,施
    工人員生活垃圾定期清運處理,旱廁糞便作為農用肥,固廢對環境影響較??;施工人
    員生活污水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污水產生量很小,不會產生地表徑流污染周圍水環境。
    2)運營期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風電場的風電機及箱式變壓器布置在山頂和山脊上,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恢復
    性種植,經過 2-3 年的生態恢復,地表植被可恢復現有水平,地表的草場生態系統仍
    能連成一片。風場所選場址內只有一些小型獸類動物如鼠類和野兔。項目日常運營不
    會對區域內動物生活造成明顯影響。項目區內無珍稀及瀕危保護動植物,不是鳥類遷
    徙的通道,不會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及候鳥遷徙產生影響。擬建風電場與現有景觀較為
    和諧。
    15運行期采用降噪措施及風電機合理選址后,風電機運行產生噪聲經預測不會對環
    境敏感點 產生影響,風場區 域內存在聲環境能 夠達到《聲環境質 量標準》
    GB3096-2008)中 1 類標準要求,不會影響附近村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
    3.1.2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論證結論
    1)施工期污染防治和生態恢復措施可行性論證結論
    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護項目區生態環境,對施工檢修道路、風電機基礎、集電線
    路桿塔基礎、施工區等均采取了工程、植被等生態保護措施。項目編制了水土保持方
    案,采取有效的水保措施,植被恢復方式以植樹與種草籽相結合進行,以盡快恢復原
    有生態系統。經過以上生態恢復措施,項目區植被將在 2-3 年內得以恢復。生態恢復
    措施可行。
    對于施工期間產生的揚塵,采取遮蓋等常規措施治理,可避免揚塵對周邊環境造
    成影響;采取距離衰減、晝間施工等措施可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2011)標準限值要求;施工棄土擬采用在吊裝場和集電線路塔桿周圍順
    地勢平鋪的方式進行再利用,選擇適宜季節及時進行植被恢復,生活垃圾定期清運至
    張北縣垃圾填埋場處置;施工期廢水作為場地灑水加以利用,分散點位水量小,不會
    形成徑流影響水環境,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
    2)運行期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論證結論
    風電機距離最近敏感點約 500m 外,風機采用低噪聲設備并采取遠離敏感點等降
    噪措施,經預測,噪聲經衰減后不會對環境敏感點產生不利影響。
    3)水土保持措施可行性論證
    擬建工程選址、總體布局、施工布置等環節考慮了經濟、技術和環境影響因素,
    基本滿足或符合水土保持有關要求,在嚴格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確定提出的防治措施
    后,能有效防治工程建設期間造成的水土流失,改善項目區生態環境。本工程建設無
    水土保持限制性因素,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3.1.3 綜合結論
    該項目是國家重點鼓勵發展和支持的產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家能源規劃
    要求,選址可行。項目施工期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以有效恢復,運行期對生態環境
    的影響較小,項目的建設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在嚴格執行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及
    16各項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3.2 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以《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意見的函》(冀環評[2013]201 號)中的要求如下:
    一、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位于張北縣大河
    鄉及尚義縣套里莊鄉,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規劃場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
    配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架設 35kV 集電架空線路 249.6km
    22 回)、新建場內施工檢修道路 120km。項目總投資 358173.74 萬元,其中環保投
    970 萬元。該項目列入國家能源局《關于河北省十二五第三批擬核準風電項目計
    劃安排的通知》(國能新能[2013]110 號),是我省 2012 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張家口
    市城鄉規劃局出具了選址審核意見,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對項目出具了用地預審意見。
    根據你單位委托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編制的《國家風光儲輸
    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批稿)》(以下簡稱
    報告書)、各有關方面意見以及本項目環評行政許可公眾參與公示意見反饋情況,在
    項目符合產業政策與電力發展規劃、選址符合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城鎮體系規劃等
    前提下,原則同意報告書結論。項目依法批準后,你單位須嚴格按照環評報告書所
    列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工藝、環保和生態保護對策措施及要求實施項目
    的建設。
    二、項目須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提高自動化控制水平。實施清潔生
    產,加強全過程管理,強化綜合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減少各種污染物的產生量和
    排放量。同時,你單位在項目建設和運行過程中要認真落實報告書提出的各項污染
    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各項環保設施設計應當有具有環保設施工程設計資質的單位
    承擔。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中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項目建設的施工期環境管理。按照報告書要求,認真落實施工期各
    項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措施。嚴格控制施工布置,項目機位選址、施工及檢修道路
    設計和施工場地布置應距明長城遺址 500 米以外,嚴禁施工人員、設備進入明長城
    遺址保護范圍,項目在機位基礎施工時采用挖掘機及小型手風鉆,禁止爆破施工,
    確保不對明長城遺址保護區造成影響。施工料場堆放物料采用篷布遮蓋、圍擋等措
    施,大風天氣暫停土方作業,場地定期灑水。施工現場設防滲旱廁,定期清掏用做
    17農肥。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高效低噪機械設備,加強設備維護
    保養及施工管理,確保場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2011)要求。施工棄土石方用于風機吊裝場地和集電線路塔桿及周邊平
    鋪。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送環衛部門指定地點填埋處置。
    (二)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工程選用低噪聲風力發電機組,采用吸聲、減振等
    措施,定期維護,確保場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1 類標準要求,確保敏感點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 1
    類標準要求。
    (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和固體廢物分類
    管理名錄對項目產生的固廢進行分類處理、處置。
    (四)嚴格落實河北省水利廳關于本項目水土保持批復要求,采取全面的生態
    恢復措施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確保不對灤河自然保護區造成影響。
    (五)有關輸變電等涉及輻射工程的環評須另行報批,按要求辦理相關手續。
    三、認真落實環評報告書規定的各項生態保護、清潔生產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
    制措施,確保建設項目在施工和運行過程中不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四、環評審批后須及時委托環境監理單位開展環境監理,編制環境監理報告,
    環境監理報告中應當包括防止污染、防止生態破壞以及防范環境風險設施措施的落
    實情況,并定期報送主管部門。工程所需環保投資必須落實。工程結束后,環境檢
    測報告將作為項目試運行和三同時驗收的必備材料。
    184 環保措施落實情況調查
    工程在設計、施工及試運營期已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與環境影響報告書所提
    出的環保措施,以及落實環保行政主管部門批復要求的對比情況見表 4-1、表 4-2。
    環保投資落實情況見表 4-3,環保治理工程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見表 4-4。
    施工期、運營期環保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態環保措施均按照原環評及批復落實。
    1920
    4-1
    環評報告書中提出的環保措施落實情況表
    分項
    環保措施和要求
    落 實 情 況
    生態
    環境
    在施工過程中,為保護項目區生態環境,對施工檢修道路、風電機基礎、集電線路桿塔基礎、施工區等
    均采取工程、植被等生態保護措施。項目編制了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有效的水保措施,植被恢復方式以
    植樹與種草籽相結合進行,以盡快恢復原有生態系統。
    生態恢復和水土保持措施基本落實,未
    發現大面積生態破壞跡象。已編制了水
    土保持方案。
    環境
    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用于施工場地灑水,污水產生量很小。
    已按要求落實。
    大氣
    環境
    對于施工期間產生的揚塵,采取遮蓋等常規措施治理,可避免揚塵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
    已按要求落實。
    環境
    采取距離衰減、晝間施工等措施可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限值
    要求。
    已按要求落實。
    固體廢
    施工棄土擬采用在吊裝場和集電線路塔桿周圍順地勢平鋪的方式進行再利用,選擇適宜季節及時進行植
    被恢復,生活垃圾定期清運至張北縣垃圾填埋場處置。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定期送環衛部門
    指定地點填埋處置。已按要求落實。
    生態
    環境
    風電場的風電機及箱式變壓器布置在山頂和山脊上,施工結束后,及時進行恢復性種植,經過 2-3 年的
    生態恢復,地表植被可恢復現有水平,地表的草場生態系統仍能連成一片。
    綠化植物的種類和結構均按要求實施,
    地表植物恢復原有水平,草場生態系統
    得到恢復。
    聲 環
    采用降噪措施及風電機合理選址后,風電機運行產生噪聲經預測不會對環境敏感點產生影響,風場區域
    內存在聲環境能夠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 1 類標準要求,不會影響附近村民的正常
    生產和生活。
    全部按要求落實21
    4-2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批復要求的落實情況表
    環保措施和要求
    落 實 情 況
    加強噪聲污染防治。工程選用低噪聲風力發電機組,采用吸聲、減振等措施,定
    期維護,確保場界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 1
    標準要求,確保敏感點聲環境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 1 類標準
    要求
    已落實。
    嚴格控制施工布置,項目機位選址、施工及檢修道路設計和施工場地布置應距明
    長城遺址 500 米以外,嚴禁施工人員、設備進入明長城遺址保護范圍,項目在機位
    基礎施工時采用挖掘機及小型手風鉆,禁止爆破施工,確保不對明長城遺址保護區造
    成影響。
    確保不對明長城遺址保護區造成影響,已落實。
    施工料場堆放物料采用篷布遮蓋、圍擋等措施,大風天氣暫停土方作業,場地定
    期灑水。施工現場設防滲旱廁,定期清掏用做農肥。
    已落實。
    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采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高效低噪機械設備,加強設備維護保養
    及施工管理,確保場界噪聲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
    要求。施工棄土石方用于風機吊裝場地和集電線路塔桿及周邊平鋪。生活垃圾集中收
    集后定期送環衛部門指定地點填埋處置。
    已按要求落實。
    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法》和固體廢物分類管理名錄對
    項目產生的固廢進行分類處理、處置。
    對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分類處理,增設危廢暫存間,固廢均合理
    處置。已落實。
    嚴格落實河北省水利廳關于本項目水土保持批復要求,采取全面的生態恢復措施和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確保不對灤河自然保護區造成影響。
    按照水土保持方案進行生態恢復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已落實。22
    4-3
    環保投資落實情況表
    污染源分類
    污染防治
    投資額(萬元)
    計劃
    效果及要求
    投資
    實際
    投資
    揚塵治理
    灑水、臨時圍
    擋、遮蓋物等
    5
    985.89
    -
    水污染治理
    施工營地設
    防滲旱廁
    1
    不外排
    噪聲治理
    選用低噪聲
    設備,施工場
    地遠離居民
    區,施工期加
    強管理
    4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2011
    生態環境
    水保措施、生
    態恢復
    960
    150.41
    將清理出的表土覆蓋在風機區,并按恢復植被要
    求進行表層平整翻松,選用當地草種進行綠化。
    清理施工道路,土地平整,采用灌草結合,撒播
    草籽。采用種草方式對桿塔周邊的占地進行植被
    恢復。施工結束后對施工生產生活區占地按恢復
    植被要求進行平整翻松,選用當地草種進行綠化
    其它
    -
    -
    255.42
    本項目計劃環保投資 970 萬元,實際環保投資為 1590.44 萬元,實際環保投
    資占工程總投資的 0.55%。
    4-4
    環保治理工程設施三同時落實情況
    序號
    項目
    規模數量
    治理對象
    實際落實情況
    1
    灑水、臨時圍擋、遮蓋物等
    -
    揚塵治理
    已落實
    2
    施工營地設防滲旱廁
    -
    水污染治理
    已落實
    3
    選用低噪聲設備,施工場地遠
    離居民區,施工期加強管理
    -
    噪聲治理
    已落實
    4
    水保措施、生態恢復
    203.82hm2
    設備噪聲
    已落實
    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根據實際能夠基本落實環評提出的各項污染治理和保護
    生態的措施,環保投資計劃能夠較好的落實。5.生態影響調查與分析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400兆瓦項目已竣工,安裝了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工程占地生態類型現狀主要為灌草地,在地
    貌單元上屬平緩丘陵地貌,地形較平緩開闊,局部山丘多零散發育且溝谷較深,
    風場屬低山丘陵地形。
    本工程的生態影響主要在施工期,影響范圍廣。
    5.1 自然生態影響分析
    5.1.1 對野生動物的影響分析
    1、野生動物現狀
    工程占地區域野生動物組成、種類相對不多,沒有發現國家保護的野生珍稀
    或瀕危動物物種。未見大型野生動物及珍稀、瀕危物種,主要是一些常見小型動
    物如各種昆蟲、蛇、鼠、鳥類等。
    2、影響調查與分析
    由于項目征地采用點征方式,風力發電機布設分散,噪聲影響范圍主要在各
    風電機組周邊 200m 區域內,影響范圍較小,項目建設不會明顯改變區域聲環境
    質量。因此,風電場噪聲不會對地面上動物的日常遷徙和連通造成影響。
    項目風電機組在運行過程中,轉速較慢,轉數一般在 9~16 /min,不會造
    成區域空氣渦流,不會對鳥類飛行產生明顯不利影響;鳥類多棲息在林地,而風
    電機組大多布置在風能較好的山梁上,相距較遠。因此,項目風機運行不會對鳥
    類的正?;顒釉斐擅黠@不利影響。據現場調查,在已建成的風場內仍有貓頭鷹、
    烏鴉等鳥類活動,也未發現鼠類過度繁殖,因此,項目建設不會造成鼠害,破壞
    生態平衡。根據我國候鳥遷徙路線圖判斷,工程區不在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上,因
    此,不會對我國候鳥遷徙產生影響。因此,工程在施工期和運營期沒有對野生動
    物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5.1.2 對植物的影響
    1、植被現狀
    農田植被呈大面積散布于評價區內,占有絕對優勢。非農業植被主要為落葉
    闊葉林。其中現有的落葉闊葉林基本為人工種植的楊、桐、槐、榆、棗等分布于
    23道路和村莊等地段。喬木林基本上全部屬于人工栽培,生長年數不一。草地植被
    主要分布于溝坡及河漫灘等區域,生產力較低,主要植被為茅草、蒿類、行義芝
    等群落。
    2、影響調查
    工程占地不可避免會使所占用土地性質發生改變,進而影響其上分布的植
    被。本項目占地區域內主要為灌草叢,雖然在施工期中被鏟除,但僅限施工帶范
    圍,施工帶兩側的植物種類仍保持現狀,所涉及的植物僅是數量略有減少,不會
    導致植物種類在本區的消失。而且工程在施工結束后采取施工作業帶恢復等措施
    予以補償,因此對區域內植物物種多樣性影響不大。
    為減少對植被的影響和破壞,工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工程施工結束后,要注意臨時占地的生態恢復,以減輕生態影響,補
    償生物損失量;
    2)為減少水土流失,穩定生態環境,本工程將采取臨時措施、工程措施
    (含土地整治復墾措施)和植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以臨時防護措施為先導,確
    保施工過程中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以工程措施為重點,發揮其速效性和保
    障作用;以植物措施為輔助,起到長期穩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同時綠化和美化項
    目區環境。
    以上措施為施工影響區域內的植被恢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施工中損失的
    植被可較快的恢復或得以一定的補償。因此,工程的建設不會對區域內植物有明
    顯的不利影響,也不會引起區域內天然植物種類和數量的減少。
    5.1.3 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分析
    項目施工作業主要對施工場地及道路兩側的植被造成破壞。項目采取分段施
    工措施后,局部施工期均比較短,施工完成后,因場地施工、道路等建設破壞的
    植被均在建設完成后,通過綠化等植被措施得到恢復;風電場施工占地主要為灌
    草地,占用耕地較少且分散,施工主要對草地生態系統有一定的影響,對林地生
    態系統和農田生態系統無明顯影響,對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基本不會產生不利影
    響。通過采取樹、灌、草(主要采用當地物種)相結合的植被綠化措施,可以恢復
    被擾動的區域植被,對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影響較小。
    項目區由于人類活動較為頻繁,已多年沒有發現重點保護動物出現,相對風
    24電場場域面積而言,項目的總占地面積較小而分散,破壞植被面積較小,并且施
    工對動物主要棲息的林地不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風電場內永久占地主要為點狀
    征地,且單機基礎占地面積較小,場內新建施工及檢修道路均較短,不會切斷動
    物遷徙通道。項目施工不會影響到動物的正常遷徙、運動,且不涉及動物滅絕,
    對動物物種的多樣性無明顯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項目施工期不會引起區域內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對生物
    多樣性影響很小。
    5.1.4 對景觀的影響分析
    本期工程項目投入運行后,在廣闊的丘陵間,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矗立于藍
    天、白云、綠草與農田之間,風輪緩緩轉動,使該區域景色更加絢麗多彩,美不
    勝收,有助于當地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通過對已運行多年的國華尚義、中節能
    綠腦包等風電場現場調查結果看,項目建設不僅不會對該區域的自然景觀造成任
    何破壞影響,反而會使本區域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其旅游
    觀光價值。
    5.2 農業生態影響分析
    項目永久占地 1.66hm2,主要包括農用地 10.9180hm2(耕地 5.5660hm2、草地
    5.352hm2)、建設用地 0.8300m2、未利用地 3.9120hm2。項目區農業種植主要以莜
    麥為主,由于當地氣候寒冷、干早少雨,且大部分耕地無灌溉水井,其畝產較低,
    一般在 200kg/畝左右,一年只收一季。項目占用耕地 5.5660hm2(83.49 ),經計
    算,項目建成后該區域內將減少攸麥產量約 17/a。
    為保證區域內農作物不減產,所占耕地由建設單位按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
    委托張北縣國土資源局完成補充耕地的任務,以保證耕地保有量不減少、質量不
    降低。因此,項目永久占地不會對農業生產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現場調查及公眾意見調查結果表明,本工程施工期和試運營期對農業生產影
    響不大。
    5.3 水土保持措施調查
    本工程的水土流失主要發生在施工期間土地的開挖和平整,以及施工期間修
    建施工便道和土地開挖作業所帶來的土壤裸露。場地平整等活動將改變局部微地
    25貌,破壞地表植被,土壤在降水、徑流等外營力的作用下,將產生水土流失。
    建設單位在施工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防護,盡可能減少施工
    帶來的水土流失。通過對本項目水土流失現狀調查,由于站場實施了排水工程、
    場地硬化、建構筑物建設、草皮中點綴喬灌木綠化和圍墻建設等,使水土流失得
    到全面控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存在水土流失隱患點,完全滿足水土保持要
    求。施工作業帶和臨時道路區、施工工區等沿線植被擾動破壞區,目前已經全部
    被植被覆蓋,以撒播草籽和栽植灌木為主,恢復了破壞的道路綠化帶,植被覆蓋
    度達 90%以上。
    1)風機區水土保持工程和植被恢復防護措施
    1)工程措施
    表土剝離:表土剝離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正常情況采用機械作業,當
    表土厚度小于 20cm 時采用機械結合人工進行作業;剝離時應將表土及地表植被
    一起進行剝離,對于長勢茂盛的草皮要移植于表土堆放處,于施工結束后的直接
    回植,以減少植被恢復時間及提高成活率;剝離的表土堆放在各個風機吊裝場地
    邊角,且不影響施工作業處,用于施工結束后綠化的覆土來源。
    覆土平整:在風機安裝作業完成,地表沒有大型機械碾壓后實施;土地平
    整采用機械作業的方式,將吊裝場地頂面進行平整,吊裝場地外緣高于中心(坡度
    控制在 3%以內),以利于雨水的蓄積;表土回鋪采用機械結合人工方式,保證回
    鋪均勻性,回鋪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不足土方需外購。
    千砌石攔擋:采用人工砌筑的方式,砌石原料利用基坑開挖產生的廢石,
    選擇粒徑在 15~30cm 的石料砌筑。
    2)植物措施
    種草:選用披堿草、無芒雀麥、冰草、沙打旺等適應本地環境的耐寒旱生
    草本植物,并以披堿草和無芒雀麥為主,在種植時要幾種草種混播,草籽足量,
    確保出苗率。面積 27.91hm2。
    自然恢復植被:對原地表定期灑水,保證地表一定濕度,對于第一年雨季
    沒有出苗的區域,第二年要人工撒草籽,進行適當補種。面積 41.39hm2。
    3)臨時措施
    26臨時綠化:類同吊裝場地的種草。臨時遮蓋面積估算約 1.50hm2。
    2)道路區水土保持工程防護和植被恢復措施
    1)工程措施
    表土剝離:同風機及箱變區,對需鋪設碎石的檢修道路進行表土剝離,剝
    離面積 54hm2,剝離量 17.82 m3。
    覆土平整:主體完工、地表沒有大型機械碾壓后實施;土地平整采用機械
    作業的方式,將需種草的施工道路區域進行平整,保證回鋪均勻性,回鋪厚度控
    制在 30cm 左右,不足土方需外購?;劁伱娣e 54hm2。
    干砌石護坡:同風機及箱變區干砌石攔擋施工。估算長度 15400m,干砌石
    5082m3。
    漿砌石護坡:漿砌石砌筑采用坐漿法,先鋪砂漿再砌,無架空、通縫、疊
    齊現象,達到平整、穩定、密實、錯縫及設計護坡厚度等要求。估算長度 5000m,
    漿砌石 2750m3。
    漿砌石排水溝:采取人工開挖的方式,設計采用漿砌片石結構梯形斷面,
    縱坡一般為自然坡,底寬 0.20m,溝深 0.20m,邊坡 1:1,漿砌石壁厚 30cm,下
    15cm 的碎石墊層。干砌石排水溝長度 5000m,土方開挖 0.58 m3,干砌石
    0.41 m3。
    2)植物措施
    種草:主體施工結束后無大型機械擾動,施工道路挖填處理的地表需覆土
    平整種草,面積 84hm2。
    3)臨時綠化:采取撒播草籽的臨時綠化措施。類同吊裝場地的種草。臨時
    遮蓋面積估算約 3.00hm2。
    3)集電線路區水土保持工程防護和植被恢復措施
    1)工程措施
    表土剝離:同風機及箱變區,對桿塔基礎進行表土剝離,剝離面積 2.60hm2,
    剝離量 0.86 m3。
    覆土平整:在桿塔安裝、線纜布設完成,地表沒有大型機械碾壓后實施;
    27土地平整采用人工平鋪的方式,將鐵塔四腳基礎之間及施工區進行平整,保證回
    鋪均勻性,回鋪厚度控制在 30cm 左右?;劁伱娣e 1.60hm2,土方回鋪量 0.86
    m3。
    干砌石攔擋:同風機及箱變區的干砌石攔擋施工。估算擋墻長度 300m,
    干砌石 165m3。
    2)植物措施
    種草:集電線路架線后覆土平整種草,面積 1.00hm2。
    自然恢復:桿塔施工區只是機械擾動、沒有進行土方填筑和開挖的區域進
    行自然恢復植被,估算自然恢復植被面積 4.02hm2,春秋季節灑水,以利于植被
    的恢復。
    4)施工生產生活區水土保持工程防護和植被恢復措施
    1)工程措施
    施工生產生活區布設于場地平整區域,臨近道路。
    表土剝離:施工準備期對需建設臨建房、土方開挖的區域進行表土剝離,
    面積 2.40hm2,采用機械結合人工施工作業,剝離厚度 30cm,連同表土及地表植
    被一起進行剝離,剝離表土量 0.79 m3。
    覆土平整:施工結束后對施工生產生活區進行場地平整、覆土,采用機械
    施工作業,將集中堆放的表土均勻回鋪于原地表,回鋪地表要保持平整,厚度
    30cm,土地平整量 0.79 m3。
    2)植物措施
    施工區覆土平整后種草,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進行種植,種草技術同風機及
    箱變區。
    3)臨時措施
    土質排水溝:施工生產生活區周邊土質排水溝,長度 540m,土方開挖
    297m3。
    沉淀池:土質沉淀池斷面為矩形,邊長 4m,底寬 1.6m,邊坡 10.5,挖
    方量 19m3。
    2829
    漿砌石排水溝
    漿砌石護坡
    5.3-1
    水土保持設施
    5.3-2
    植被恢復及綠化情況5.4 存在問題及建議
    由以上分析可知,建設單位在工程中采取了相應的水土保持、生態恢復、管
    理措施,有效防止了工程施工水土流失的發生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施工結束后生
    態環境基本恢復到原有質量,工程采取的防護與保護措施有效。
    建議建設單位對已采取的工程防護措施、綠化等工程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
    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
    3031
    6 水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
    6.1 水污染源調查
    本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產生施工人員生活洗漱廢水。施工人員生活用水量約為
    4m3/d,廢水產生量按用水量的 85%計,為 3.4m3/d,其主要污染物 COD、SS、氨
    氮等濃度較低,
    營運期工作人員依托原有人員,不新增生活污水排放,主要為施工期生活污
    水,具體的廢水排放情況見表 6.1-1。
    6.1-1
    工程水污染源排放情況
    工況
    位置
    種類
    主要污染物
    施工期
    施工
    營地
    工人生活污水
    COD
    NH3-N
    SS
    6.2 施工期影響調查
    施工過程中,工人生活污水全部用于潑灑場地揚塵及澆灌周邊草地。項目共
    設三個施工生產生活區,廢水產生較分散,且水量較小,廢水均被土壤和植被吸
    收或蒸發,不會形成地表徑流,也不會進入附近的盤長河和瑟爾基河,且施工及
    檢修道路均不穿越地表水體。
    工程在施工期間,未進行施工期監測。施工過程中未發生過水污染事故,也
    未收到任何關于水污染方面的投訴,總體而言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有效。7 大氣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
    7.1 大氣污染源調查
    本項目施工期的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于施工揚塵及運輸車輛廢氣。在項目運營
    期不會產生大氣污染。
    7.2 施工期影響調查
    施工過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有效的防治大氣污染:
    施工運輸道路定期灑水;開挖土方及時回填,縮短土方堆存期,對施工場地
    臨時堆土進行密目網覆蓋,可有效降低揚塵量;在大風時暫停土方施工;料場堆
    放物料采用篷布遮蓋、圍擋等措施防塵抑塵,防治二次揚塵污染;運輸車輛進入
    施工場地低速行駛或限速行駛,對運載粉狀建筑材料的車輛加蓋篷布減少灑落;
    基坑開挖嚴禁爆破;施工完成后剩余土方全部綜合利用,適時恢復植被,改善施
    工場地周圍環境。
    工程在施工期間,未發生過大氣污染事故,也未收到任何關于大氣污染方面
    的投訴,總體而言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3233
    8 聲環境影響調查與分析
    8.1 聲污染源調查
    本項目施工期的噪聲源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的噪聲,包括推土機、
    挖掘機、載重機、混凝土攪拌車、小型手風鉆、裝載機、插入式振搗器、吊車等,
    噪聲源強約 90100dB(A)。運營期的噪聲源主要來自風力發電機組在運轉過程中
    產生的噪聲,葉片掠掃空氣和機組內部機械運轉產生的噪聲,噪聲源強約 101
    105dB(A)。
    8.2 施工期影響調查
    施工過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有效的防治噪聲污染:
    1)禁止高噪聲設備在休息時間(中午及夜間)內作業。
    2)盡量選用低噪聲機械設備或帶隔聲、消聲的設備。
    3)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施工場所,高噪聲作業區遠離聲環境敏感區。
    工程在施工期間,未收到任何關于噪聲方面的投訴,總體而言工程所采取的
    措施有效。
    8.3 運營期影響調查
    8.3.1 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運營過程中,采取以下措施,有效的防治噪聲污染:
    1)選用低噪聲設備。
    2165 臺風力發電機分布在廣闊的丘陵間,各風機相距較遠。
    3)將各風機機位均布置在環境敏感點 500m 以外。
    8.3.2 廠界噪聲監測
    1、監測點選取及監測因子
    廠界噪聲監測點設置及監測因子見表 8.3-1。
    8.3-1 各站廠界噪聲監測情況
    序號
    名稱
    監測點位
    監測因子34
    1
    國家風光儲
    輸示范工程二期
    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
    四周邊界外 1 米各設 1 個監
    測點,設 4 個監測點
    晝間等效聲級
    夜間等效聲級
    2、監測時間與頻率
    2020 4 8 日,廠界噪聲連續監測 1 天,每天晝間(6:00-22:00)、夜間
    22:00-6:00)各監測 1 次。
    監測單位:張家口弘康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3、測定方法
    按《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規定的測定方法
    執行。具體方法見表 8.3-2。
    8.3-2 監測因子分析方法
    監測項目
    監測方法
    使用儀器
    檢出限
    廠界噪聲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
    AWA5688 型多功能聲級計
    HKYQ-035
    AWA6221B 型 聲 校 準 器
    HKYQ-036
    -
    4、監測結果與分析
    風電場廠界噪聲的監測點示圖見圖 8.3-1,廠界噪聲監測結果見表 8.3-3。35
    備注: 為廠界噪聲監測點位
    8.3-3
    廠界噪聲監測結果
    單位:dB(A)
    檢測日期
    檢測點位
    檢測時間
    檢測結果 dB
    A
    執行標準及限值
    是否達標
    2018.11.23
    1#
    晝間
    53.3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
    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表
    1 類區限值,
    晝間≤55dBA
    夜間≤45dBA
    達標
    夜間
    43.6
    達標
    2#
    晝間
    53.4
    達標
    夜間
    42.7
    達標
    3#
    晝間
    54.0
    達標
    夜間
    44.5
    達標
    4#
    晝間
    54.0
    達標
    夜間
    43.4
    達標
    監測結果表明,風電場的廠界噪聲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12348-20081 類標準的要求,工程所采取措施有效。
    8.4 措施有效性分析及建議
    經現場走訪調查,144 臺風力發電機分布在廣闊的丘陵間,各風機相距較遠,
    并且將各風機機位均布置在環境敏感點 500m 以外。從監測結果來看,風電場廠
    界噪聲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1 類標準的要求,工
    8.3-1
    廠界噪聲監測點位圖程所采取措施有效。
    為了保證運營期噪聲不會造成擾民現象,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1、加強設備檢修和維護,確保設備以良好的工況運轉,減低聲源噪聲值。
    2、按環評報告要求執行跟蹤監測計劃,了解廠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
    一旦發現噪聲擾民,應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其影響程度。
    369 固體廢物影響調查
    工程施工期間的固體廢物主要有: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和施工棄土石方;運
    營期工作人員依托原有人員,不新增生活垃圾,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廢
    油,為危險廢物,暫存于危廢間內,后交由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理。
    9.1 施工期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分析
    項目在開挖土方時,將場內表層植被鏟出,選擇妥善地點平堆養護,底層土
    也妥善堆放。工程完畢后,先用底層土覆蓋裸露區域,再用表層植被覆蓋。本項
    目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開挖回填后土石方余方為 18.19 萬方,對余方進行綜合利用,
    其中土方平鋪于吊裝場地、風機及桿塔四周,石方用于砌筑防護,在適宜季節進
    行植被恢復。
    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 100kg/d,在施工場地生活區內設置垃圾桶,垃
    圾及時收集,定期清運至指定地點。臨時旱廁糞便定期清淘做農肥利用。
    9.2 運營期固體廢物處理措施分析
    運營期產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內,危廢暫存間地面和裙角做好防滲處理,
    防滲層為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項目運行時產生的
    廢油存儲用的容器上貼有危險廢物標簽,暫存于危廢間內,定期送有滄州瑞海油
    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
    3710 清潔生產調查與分析
    傳統的熱電廠以燃煤燃燒后產生的熱能作為動力發電,煤的燃燒釋放出大量
    SO2和煙塵,對環境造成巨大污染,易形成酸雨進而破壞生態環境,煤的開采
    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壞;釋放的 CO2氣體是造成地球溫室效應的主因,由
    此帶來一系列環境問題。煤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用煤進行一系列煤化工過程,
    可以制造出多種人類必須的生活品,比燃燒產生的價值高出幾十倍。從資源角度
    看,熱電站是對人類資源的一次性掠奪式使用。電力行業發展的趨勢就是推廣和
    使用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水能、風能等)。
    本工程以風為動力進行發電,風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的可再生清潔能源。風力
    發電在產生電力的同時,不會有常規燃煤電廠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從規劃發展方
    面分析,華北電網在今后很長時間內仍以燃煤電廠為主。由于燃煤發電排放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及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很大污染。我國政府已
    制定出開發與節約并存,重視環境保護,合理配置資源,開發新能源,實現可持
    續發展的能源戰略的能源政策。風力發電作為無污染綠色能源,可替代部分一次
    能源,優化能源結構,開發利用風能資源不僅可以提供新的電源,更重要的是能
    夠減少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排放,環境效益非常突出。本工程采用風能發
    電,屬于可再生清潔能源的利用,工程符合清潔生產原則。
    10.1 技術水平分析
    一直以來以雙饋技術為代表的風電機組占據著市場的主流,但是近年來直驅
    發電機組呈現了快速增長的勢頭,直驅技術沒有齒輪箱,會減少故障率。隨著風
    電容量越來越大,風電機組跟電網的關系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直驅機組由于采用
    同步發電機,更容易適應并網的要求,同時,發電效率也相對較高。為適應各種
    風況條件,在機型方面又細分為中低風速區型、內陸型和高風速區型機組,以及
    通過發展變槳、變速等技術來更大程度地利用風能。
    根據對風電場整體規劃報告,本次風力發電工程規劃容量需達到 400MW。
    本次土地利用面積有限,尚義地區本次可布置區域內面積約 27km2,張北南部山
    區約 35km2,張北北部丘陵區域為約 57km2,總共約為 119km2。本次風電場面積
    38有限,1.5MW 風機占地面積大,不符合集約用地的原則,該容量機型不能滿足總
    裝機容量的要求,故本期工程采用 2MW 以上機組。
    綜合考慮業風機的先進性和成熟性,結合本風電場的風況特征及當前風電機
    組的制造水平、技術成熟程度、市場價格、目前供貨能力等因素,本風電場選擇
    已在國內投運一年 2MW 以上陸上機型。技術水平比較先進。
    10.2 工程技能分析
    風力發電場按工程建設劃分一般可分為六部分,即:風力發電機、系統工程、
    機組選型及微觀選址、風電場道路規劃、變電工程、線路工程。本期工程風力發
    電機技術已較成熟穩定,風機設計時已考慮節能降耗。本期工程風電場節能降耗
    主要圍繞系統工程、機組選型及微觀選址、風電場道路規劃、線路工程展開。
    系統工程。減少電網投資,減少輸電損耗。電力從風電場送至用戶過程中,在主
    干網絡和配電網絡均引起電能損失即功率損耗,輸電功率損耗是輸電線路功率損
    耗和變壓器功率損耗。本期風電場系統送出工程貫徹了節能、環保的指導思想,
    工程設計中已考慮風電場建設規模、地區電網規劃、風電有效運行小時數等情況,
    并且結合風電場總體規??紤]送出,避免重復建設;另外,遵循輸變電系統無功
    容量采取就地平衡原則,在風電場升壓變電站主變低壓側加裝無功補償裝置,提
    高線路有功輸送容量,降低線損,節約運行成本??傊?,風電場系統送出工程的建
    設,結合了風力發電特點,節省了電網投資,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區域供電能力,
    降低電網運行的網損。在本次設計中,通過在主變壓器的低壓側安裝無功補償裝
    置,有效解決了無功就地平衡問題,降低了網損。
    機組造型及微觀選址。通過對本項目對外交通運輸條件和地形、地貌、風資
    源情況的實地踏勘與分析,考慮國家對風機國產化率的要求,通過對多種機型的
    技術經濟比較和分析,初步確定本工程風力發電機按 2.0MW、2.5MW、3.0MW
    機型方案考慮。微觀選址按照以下原則設計:盡量集中布置、盡量減小風電機組
    之間尾流影響、避開障礙物的尾流影響區、滿足風電機組的運輸條件和安裝條件、
    視覺上要盡量美觀。采取上述原則可提高風電場發電效益,減少占地面積,充分
    利用土地,充分利用地區風力資源,在同樣面積的土地上安裝更多的機組;其次,
    集中布置還能減少電纜和場內道路長度,降低工程造價,降低場內線損。
    39風電場道路規劃。風電場占地面積較廣,風機位分散且間距有一定的要求,
    風場內施工檢修道路較長,道路建設若按《廠礦道路設計規范》中的標準進行設
    ,勢必會造成大的資金及材料浪費??紤]到施工檢修道路僅為施工時的臨時道
    路,故施工檢修道路在規劃設計時按租地計費,道路建設沿各風機位盡量利用原
    有的鄉間小路進行擴寬裁彎取直。采取上述措施將極大的節省施工道路造價,達
    到節能降耗目的。
    線路工程。本期工程線路工程主要為集電線路。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情況,在
    線路設計節能降耗的原則指導下,從路徑方案、導線選型、絕緣配合及金具設計、
    交叉跨越、基礎設計、桿塔規劃、設計等幾個方面采取措施。(1)路徑方案。送電
    線路路徑的選擇是線路設計的關鍵,其優與劣、合理與香,直接關系著工程造價
    的高低,關系到工程質量、方便施工、運行安全等綜合效益,因此設計對此項工
    作高度重視,利用衛片、航片、GPS 等高科技手段,進行路徑選擇,并盡可能減
    少或避免對地方規劃和建設的影響,以期達到最優的目標。(2)導線選型。結合風
    電場有效運行小時數、風電場建設規模,并考慮當地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導線型
    號。通過集電線路負荷距,以及經濟輸送容量的計算,求得線路造價最低并且線
    路損耗以最低,推薦采用 35kV 電壓等級。本項目建設規模為 400MW,推薦采用
    2.0MW、2.5MW、3.0MW 風電機組,165 臺風電機組按容量平均,分別 T 接到 22
    回集電線路,接入風電場升壓變電站??紤]到每回集電線路并聯了 6-11 臺風電機
    組,通過計算,集電線路導線采用不同截面,在不增加線路損耗的前提下,降低
    了線路造價。(3)絕緣配合及金具設計。結合現場污源調查,確定工程各段的污穢
    等級。絕緣子金具串采取均壓、屏蔽等措施,加強制造工藝,減少泄漏,減少電
    暈,降低損耗。(4)交叉跨越。本工程按盡可能避免交叉擴越設計。(5)桿塔規劃、
    設計??紤]到風電場地形及地質條件,本工程推薦全線采用自立式鐵塔和水泥桿
    兩種類型。(6)基礎設計。結合風電場區域工程地質條件,在保障安全要求的前提
    下,盡量減少混凝土耗量。
    綜上所述,從技術水平和工程技能方面進行總體評價,本項目符合清潔生產
    要求。
    4011 環境管理落實情況調查
    11.1 建設項目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管理制度
    該項目執行了環評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對該環評報告表
    的審批文件齊全。環保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試運行,
    各項污染防治設施已按要求完成,運行正常,未發現該公司建設期間和試運行期
    間出現擾民和污染事件。
    11.2 施工期環境管理調查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施工期間的環境保
    護工作由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負責,統一規劃、組織、協
    調和監督,對工程實施全過程管理。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在工程施工期間按本工程的環境
    管理計劃,明確要求各承包商公司落實其管理組織機構和成員職責、環境保護計
    劃、施工期管理制度和事故管理。
    本項目施工期開展了環境監理工作,由工程監理公司一并執行。工程竣工后,
    工程監理單位撰寫了施工期環境監理報告。
    從調查的情況看,工程施工期間的環境管理機構和制度較為完備。
    11.3 運營期環境管理調查
    11.3.1 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其執行情況
    該公司貫徹執行了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對風電
    場進行環境管理,制定了規范的運作程序。環保設施由專人負責日常的運行和維
    護管理,環境保護檔案齊全。
    11.3.2 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及人員配置情況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全面進行全公司的日常環境保護
    管理工作。安全環境部是該區域的環境管理直接負責任人,落實風電場維修隊伍
    的專、兼職環境安全員,形成一個環境管理網絡;制定了環境安全措施、環境保
    41護措施等。
    11.4 環境監測計劃落實情況調查
    本工程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提出了施工期和運營期的環境監測計劃。
    本項目施工期開展了環境監理工作,由工程監理公司一并執行。工程竣工后,
    工程監理單位撰寫了施工期環境監理報告。
    營運期統一按照環境監測計劃執行,對項目的生態、噪聲進行定期監測。
    11.5 結論
    1)施工期,設置了專門的環保崗位,配備專職環保人員,負責監督各項
    環保措施的落實、環保工程的檢查及預驗收、有關環保文件的收集歸檔等工作。
    施工期開展了環境監理工作。
    2)運行期,在工程管理部門設置了專門的環保機構,配備專兼職環保人
    員,負責日常環保管理工作。運行期的環境監測計劃按監測計劃執行。
    4212 公眾意見調查
    12.1 調查目的
    本項目建設對調整張家口地區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改善投資環境、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經濟持續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但也不可避免地對所在區域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產生一定影響。為了解項目施
    工期、建成后受影響區域居民的意見和要求,彌補工程設計和建設過程中的不足,
    進一步改進和完善該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本次環境影響調查在項目區域進行了
    公眾意見調查工作。
    12.2 調查方法和調查內容
    本次公眾意見調查主要在項目影響區域內進行,調查對象主要為項目周邊的
    居民,公眾意見調查采用分發調查表的形式進行。
    12.3 調查結果統計與分析
    12.3.1 調查對象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公眾意見調查表 50 份,收回調查表 50 份,回收率 100%。
    被調查的公眾包括農民、工人、個體職員等,以青年人和中年人為主,年齡段在
    30~60 歲的占 90%以上。公眾意見調查表見表 12.3-1。
    4344
    12.3-1
    公眾意見調查表
    被調
    查人
    基本
    情況
    名:
    性別:
    齡:□1835
    □3650
    □50 歲以上
    業:領導干部
    一般干部
    工人
    農民
    文化程度:大學及以上
    高中以上
    初中
    小學及以下
    住址或單位:
    聯系電話:
    建設
    項目
    概況
    2013 4 月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編制完成了《國家風光儲
    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3 7 月,河北省環境保
    護廳以冀環評[2013]201 號文對報告書予以批復。本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按照環評實際建設了
    400 兆瓦風電場,安裝了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本次申請對已建成運行的風
    電場進行竣工驗收。針對本項目建設期間和建成后對周圍環境造成的影響,特征求您的意見,
    謝謝合作!
    調
    1
    您對本項目的情況是否了
    解?
    了解
    了解一些
    不了解
    2
    您認為本項目施工期間造成
    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粉塵污染
    水體污染
    噪聲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
    生態破壞
    無明顯影響
    3
    您認為本項目運營期可能會
    帶來哪些不利影響?
    粉塵污染
    水體污染
    噪聲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
    生態破壞
    無明顯影響
    4
    您對本項目的施工期、試運行
    期環境保護工作是否滿意?
    滿意
    不滿意
    不清楚
    5
    項目施工期是否對您的日常
    生活產生影響?
    有影響
    無影響
    無所謂
    6
    您對本項目環境保護還有哪
    些其他要求和建議?
    12.3.2 統計結果分析
    公眾意見調查統計結果見表 12.3-2。45
    12.3-2
    公眾意見統計情況
    調查內容
    觀點(%)
    1.您對本項目的情況是否了解?
    了解
    82
    了解一些
    18
    不了解
    2.您認為本項目施工期間造成的
    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
    粉塵污染
    10
    水體污染
    10
    噪聲污染
    固體廢物污染
    生態破壞
    無明顯影響
    80
    3.您認為本項目運營期可能會帶
    來哪些不利影響?
    粉塵污染
    水體污染
    5
    噪聲污染
    5
    固體廢物污染
    生態破壞
    無明顯影響
    90
    4.您對本項目的施工期、試運行期
    環境保護工作是否滿意?
    滿意
    100
    不滿意
    不清楚
    5.項目施工期是否對您的日常生
    活產生影響?
    有影響
    無影響
    100
    無所謂
    6.您對本項目環境保護還有哪些
    其他要求和建議?
    經過對公眾意見的分析可知:
    1)對于本項目的情況是否了解,被調查的公眾中有 82%的人了解,有 18%
    的人了解一些。
    2)對于該項目在施工期間造成的主要環境影響是什么,有 10%的被調查
    群眾認為是粉塵污染,10%的群眾認為是水體污染,80%的群眾認為無影響。
    3)對于該項目運營期可能會帶來哪些不利影響,有 5%的被調查群眾認為
    是水體污染,5%的群眾認為是噪聲污染,90%的群眾認為無明顯影響。
    4)對于該項目在施工期、試運行期環境保護工作是否滿意,100%的被調
    查群眾表示滿意。
    5)對于該項目施工期是否對您的日常生活產生影響,100%的被調查群眾
    認為無影響。
    綜上所述,被調查的公眾普遍認為工程在施工期和運營期對周圍居民和水氣
    聲影響較小,對管道建設和環保工作表示比較滿意。調查中部分受訪者擔心站場及管線會發生爆炸等風險事故,認為應加強環保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
    發生。建議建設單位加強與各站場周圍和管道沿線公眾的聯系,開展本工程安全、
    環保等相關方面的宣傳工作,提高他們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以利于共同維護站
    場、管道安全,防止風險事故的發生。
    4613 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的環境狀況
    調查,對有關技術文件、報告的分析,對工程環保執行情況、環境保護措施的重
    點調查與監測,以及對生態環境與聲環境監測結果的分析與評價,從環境保護角
    度對工程提出如下調查結論和建議:
    13.1 工程基本情況
    為研究、解決我國風力發電、光伏發電、儲能和智能電網等領域的關鍵技術
    問題,引領清潔能源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
    公司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尚義兩縣交界處建設國家風光儲示范工程,工程規
    劃總建設規模為:風力發電 500MW,光伏發電 100MW,儲能系統 70MW。規劃
    采取分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風力發電 98.5MW(孟家梁風電場 49.5MW、小東
    梁風電場 49.0MW)、光伏發電 40MW、化學儲能裝置 20MW;二期工程建設風力
    發電 400MW、光伏發電 60MW、化學儲能裝置 50MW。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一期工程)于 2009 12 24
    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號為:冀環評【2009521 號,并于 2016
    9 6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意見的函,審批文號為:冀環評函【2016801 號。2013 4 月中勘冶金勘察設
    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受建設單位委托編制完成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
    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二期工程中風力發電 400MW
    程),并于 2013 7 1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號為:冀環評
    2013201 號。
    本次驗收內容為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
    (二期工程中風力發電 400MW 工程)。
    本項目規劃在張北縣大河鄉和尚義縣套里莊鄉區域建設東西兩個場區,中間
    被一期工程隔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在規劃場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
    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架設 35kv 集電架空線路 249.6km
    22 回)、新建場內施工檢修道路 120km。年設計上網電量 94660.441 kw.h。
    經現場勘查項目有部分變更情況:1、規劃廠區內安裝 165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
    47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25 臺,西場區 40 臺),現變更為 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
    配套箱式變壓器(東場區 109 臺,西場區 35 臺),實際上網電量為 737994.6 MW
    h。2、增加危廢暫存間 1 個,用于存放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廢油。項目所配套
    危廢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相關要求進行場地建
    設。本項目危廢間位于風光儲示范電站生產區綜合樓東北角,建筑面積 87 平方
    米,危廢暫存間地面和裙角做好防滲處理,防滲層為至少 2mm 厚的其它人工材
    料,滲透系數≤10-10cm/s。項目運行時產生的廢油存儲用的容器上貼有危險廢物標
    簽,暫存于危廢間內,定期送有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其它項目建設內
    容與環評及批復內容一致。
    本項目于 2013 6 月開工建設,于 2014 12 月工程竣工并投入運行。目
    前本項目正常運行,達到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條件。
    13.2 生態影響調查結論
    1)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已竣工,安
    裝了 144 臺風力發電機組及配套箱式變壓器。工程占地生態類型現狀主要為灌草
    地,在地貌單元上屬平緩丘陵地貌,地形較平緩開闊,局部山丘多零散發育且溝
    谷較深,風場屬低山丘陵地形。
    2)據現場調查,在已建成的風場內仍有貓頭鷹、烏鴉等鳥類活動,也未
    發現鼠類過度繁殖,因此,項目建設不會造成鼠害,破壞生態平衡。根據我國候
    鳥遷徙路線圖判斷,工程區不在我國候鳥遷徙路線上,因此,不會對我國候鳥遷
    徙產生影響。本項目占地區域內主要為灌草叢,雖然在施工期中被鏟除,但僅限
    施工帶范圍,施工帶兩側的植物種類仍保持現狀,所涉及的植物僅是數量略有減
    少,不會導致植物種類在本區的消失。而且工程在施工結束后采取施工作業帶恢
    復等措施予以補償,因此對區域內植物物種多樣性影響不大。據調查通過采取樹、
    灌、草(主要采用當地物種)相結合的植被綠化措施,可以恢復被擾動的區域植被,
    對植物種類的多樣性和植被類型的多樣性影響較小。
    3)項目區農業種植主要以莜麥為主,由于當地氣候寒冷、干早少雨,且
    大部分耕地無灌溉水井,其畝產較低,經計算,項目建成后該區域內將減少攸麥
    產量約 17/a。為保證區域內農作物不減產,所占耕地由建設單位按規定繳納耕地
    48開墾費,委托張北縣國土資源局完成補充耕地的任務,以保證耕地保有量不減少、
    質量不降低。因此,項目永久占地不會對農業生產產生明顯不利影響?,F場調查
    及公眾意見調查結果表明,本工程施工期和試運營期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大。
    4)建設單位在施工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措施進行防護,盡可能減
    少施工帶來的水土流失。通過對本項目水土流失現狀調查,由于站場實施了排水
    工程、場地硬化、建構筑物建設、草皮中點綴喬灌木綠化和圍墻建設等,使水土
    流失得到全面控制,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不存在水土流失隱患點,完全滿足水土
    保持要求。施工作業帶和臨時道路區、施工工區等沿線植被擾動破壞區,目前已
    經全部被植被覆蓋,以撒播草籽和栽植灌木為主,恢復了破壞的道路綠化帶,植
    被覆蓋度達 90%以上。
    13.3 水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據調查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工人生活污水全部用于潑灑場地揚塵及澆灌周邊
    草地。項目共設三個施工生產生活區,廢水產生較分散,且水量較小,廢水均被
    土壤和植被吸收或蒸發,不會形成地表徑流,也不會進入附近的盤長河和瑟爾基
    河,且施工及檢修道路均不穿越地表水體。營運期工作人員依托原有人員,不新
    增生活污水排放。
    13.4 大氣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據調查施工運輸道路定期灑水;開挖土方及時回填,縮短土方堆存期,對施
    工場地臨時堆土進行密目網覆蓋,可有效降低揚塵量;在大風時暫停土方施工;
    料場堆放物料采用篷布遮蓋、圍擋等措施防塵抑塵,防治二次揚塵污染;運輸車
    輛進入施工場地低速行駛或限速行駛,對運載粉狀建筑材料的車輛加蓋篷布減少
    灑落;基坑開挖嚴禁爆破;施工完成后剩余土方全部綜合利用,適時恢復植被,
    改善施工場地周圍環境。工程在施工期間,未發生過大氣污染事故,也未收到任
    何關于大氣污染方面的投訴,總體而言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13.5 聲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本項目施工期的噪聲源主要來自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的噪聲,包括推土機、
    49挖掘機、載重機、混凝土攪拌車、小型手風鉆、裝載機、插入式振搗器、吊車等,
    噪聲源強約 90100dB(A)。運營期的噪聲源主要來自風力發電機組在運轉過程中
    產生的噪聲,葉片掠掃空氣和機組內部機械運轉產生的噪聲,噪聲源強約 101
    105dB(A)。
    本項目選用低噪聲設備;165 臺風力發電機分布在廣闊的丘陵間,各風機相
    距較遠;將各風機機位均布置在環境敏感點 500m 以外。從監測結果來看,廠界
    噪聲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12348-20081 類標準要求,工程所
    采取措施有效,不會對周圍聲環境產生明顯的不良影響。
    13.6 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調查結論
    項目在開挖土方時,將場內表層植被鏟出,選擇妥善地點平堆養護,底層土
    也妥善堆放。工程完畢后,先用底層土覆蓋裸露區域,再用表層植被覆蓋。本項
    目在施工過程中通過開挖回填后土石方余方為 18.19 萬方,對余方進行綜合利用,
    其中土方平鋪于吊裝場地、風機及桿塔四周,石方用于砌筑防護,在適宜季節進
    行植被恢復。
    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產生量約 100kg/d,在施工場地生活區內設置垃圾桶,垃
    圾及時收集,定期清運至指定地點。臨時旱廁糞便定期清淘做農肥利用。運營期
    產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內,定期送有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
    13.7 清潔生產調查結論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具有先進的技術水平和工程節能
    水平,本項目符合清潔生產要求。
    13.8 環境管理及監測計劃實施情況調查結論
    1)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其執行情況
    該公司貫徹執行了國家有關環境保護規章制度,建立環境管理體系,對風電
    場進行環境管理,制定了規范的運作程序。環保設施由專人負責日常的運行和維
    護管理,有環保設施的運行記錄和維護記錄,環境保護檔案齊全。
    502)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及人員配置情況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進行日常環境保護管理工作。安環
    科的負責人是該區域的環境管理直接負責任人,落實風電場和維修隊伍的專、兼
    職環境安全員,形成一個環境管理網絡;制定了環境安全措施、環境保護措施等。
    由調查可知,建設單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各項管理制度和措施比較完備、
    有效。
    13.9 公眾意見調查結論
    被調查的公眾 100%表示滿意。被調查的公眾普遍認為工程在施工期和運營
    期對周圍居民和環境影響較小,對管道建設和環保工作表示比較滿意。調查中部
    分受訪者擔心站場及管線會發生爆炸等風險事故,認為應加強環保措施和安全防
    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建議建設單位加強與各站場周圍和管道沿線公眾的聯系,
    開展本工程安全、環保等相關方面的宣傳工作,提高他們對本工程的了解程度,
    以利于共同維護站場、管道安全,防止風險事故的發生。
    13.10 結論及建議
    針對本次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如下措施與建議:
    1)對已采取的工程防護措施、綠化等工程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及時發
    現問題、及時解決,防止生態的破壞。
    2)日常運行嚴格按照環境安全管理體系制定的程序執行,將各項制度落
    到實處,并持續改進。
    本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基本執行了各項環境保護規章制度,施工和營運過程中
    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與生態保護措施基本有效,工程建設未對區域水環境質量產
    生明顯影響。通過采取工程防護和植物防護措施,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本項目
    選用低噪聲設備,144 臺風力發電機分布在廣闊的丘陵間,各風機相距較遠,使
    電氣設備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風電場廠界噪聲符合《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排放標
    準》(GB12348-20081 類標準。項目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暫存于配套建設的危
    廢暫存間內,危廢間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相關要
    求進行場地建設,危廢暫存間地面和裙角做好防滲處理,防滲層為至少 2mm 厚的
    51其它人工材料,滲透系數≤10-10cm/s。廢油定期送由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
    置。
    綜上所述,建議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國家風光儲輸示范
    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目通過環境保護驗收。
    52


    地址:張家口經開區勝利中路249號凱地廣場

     

    郵編:000000

     

    電話:18832319917

     

    傳真:18832319917

    聯系人:魏女士

     

    手機:18832319917

     

    郵箱:XXXXXXXXX@qq.com

     

    網址:http://www.mudpieindia.com

    Copyright2018 精睿工程有限公司.All Right Rrserved 冀ICP備18026127號-1

    添加微信好友,詳細了解產品
    使用企業微信
    “掃一掃”加入群聊
    復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詳細了解產品
    我知道了
    冀ICP備18026127號
    国产乱对白刺激精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