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調查表 項目名稱: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 建設單位: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 編制日期: 2020年4月目錄 1.項目總體情況..................................................................................................................................................1 2.驗收調查依據、目的、原則..........................................................................................................................3 3.驗收調查范圍、因子、目標、重點............................................................................................................. 5 4.驗收執行標準..................................................................................................................................................6 5.工程建設內容及污染物排放情況....................................................................................................................7 6.環境影響評價回顧........................................................................................................................................11 7.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15 8.環境影響調查................................................................................................................................................17 9.環境質量及污染源監測................................................................................................................................25 10.環境管理狀況及監測計劃..........................................................................................................................26 11.調查結論與建議..........................................................................................................................................271 1.項目總體情況 項目名稱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 建設單位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示范電站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高明杰 聯系人 孔祥富 通信地址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西區四方臺溝 15 號 聯系電話 0313-818185 5 傳真 0313-8183600 郵編 075000 建設地點 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 項目性質 新建□ 改擴建■ 技改 □ 行業類別 D4419 其他能源發電 環境影響報告表名稱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 告表 環境影響評價單位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 初步設計單位 上海電力設計院 環境影響評價審批部門 河北省環境 保護廳 文號 冀環表[2013]2 號 時間 2013 年 1 月 初步設計審批部門 國網北京經濟 技術研究院 文號 經研設咨 [2013]1106 號 時間 2013 年 10 月 環境保護設施設計單位 上海電力設計院 環境保護設施施工單位 北京送變電公司 投資總概算 332982.27 萬 元 環保投資概算 1200 萬元 所占比例 0.36% 實際總投資 92383 萬元 實際環保投資 639.36 萬 元 0.6% 設計生產能力 年均發電量 87524.2MW﹒h 建設項目開工日期 2013 年 6 月 實際生產能力 年均發電量 89481 MW﹒h 投入試運行日期 2013 年 12 月 項目建設過程簡述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尚義兩縣 交界處。工程規劃總建設規模為:風力發電 500MW,光伏發電 100MW,儲能系統 70MW。規劃采取分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風力 發電 98.5MW(孟家梁風電場 49.5MW、小東梁風電場 49.0MW)、光 伏發電 40MW、化學儲能裝置 20MW;二期工程建設風力發電 400MW、 光伏發電 60MW、化學儲能裝置 50MW。2 續上表 項目建設過程簡述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一期工程) 于 2009 年 12 月 24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 號為:冀環評【2009】521 號,并于 2016 年 9 月 6 日取得河北 省環境保護廳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意見的函,審批文號為:冀環評函【2016】801 號。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 400 兆瓦項 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二期工程中風力發電 400MW 工程)于 2013 年 7 月 1 日取得河北省環境保護廳的批復,審批文號為:冀環 評【2013】201 號。 本項目為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 工程,建設內容為建設光伏發電 60MW 和化學儲能裝置 50MW, 2012 年 11 月,得到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支持國網新 能源張家口風光儲輸示范電站有限公司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 建工程項目開展前期工作的函(冀發改函[2012]584 號)。2012 年 12 月,建設單位委托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 院工程有限公司編制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 電站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 2013 年 1 月通過河北省 環境保護廳批復(冀環表[2013]2 號)。 2013 年 6 月,該項目正式開工建設。建設單位委托上海電 力設計院編制了《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 建工程初步設計》,項目初步設計于 2013 年 10 月通過國網北 京經濟技術研究院評審(經研設咨[2013]1106 號)。 項目中光伏發電 60MW、化學儲能裝置 13MW 工程于 2016 年 12 月建設完工。本驗收為階段驗收,只針對光伏發電 60MW 及化學儲能裝置 50MW 中的 13MW 工程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3 2.驗收調查依據、目的、原則 調查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5 年 1 月 1 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1996 年 10 月 29 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 (4)《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6 年 7 月 2 日); (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 年 12 月 25 日); (7)《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 年 02 月 29 日); (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 (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 253 號,2017 年 7 月 16 日);(10)《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2010 年修改)(國家環境 保護總局第 16 號令,2010 年 12 月 22 日); (11) 《 建 設 項 目 竣 工 環 境 保 護 驗 收 技 術 規 范 · 生 態 影 響 類 》 (HJ/T394-2007); (12)《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告 表》,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華北電力設計院工程有限公司,2012 年 12 月; (13)《<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環境影響報 告表>審批意見》(冀環表[2013]2號),河北省環境保護廳,2013年1月; (14)《關于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水土保持 方案的批復》(冀水保[2012]229號),河北省水利廳,2012年12月;4 續上表 調查目的 (1)調查項目在施工及試運行階段管理等方面落實環境影響報告表及批 復中所提環境保護措施的情況,以及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關于該項目 環境保護要求的落實情況。 (2)調查項目已采取的生態保護及污染控制措施,并根據工程污染源監 測結果,分析評價各項環境保護措施的有效性。 (3)針對該項目已產生的實際環境問題及可能存在的潛在環境影響,提 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對尚不完善的環保措施提出改建意見和建議。 (4)通過公眾意見調查,了解公眾對項目施工及試運行期環境保護的意 見及項目對所在區域居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情況,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和 建議。(5)根據調查結果,客觀公正地從技術上論證該項目是否符合竣工環境 保護驗收條件。 調查原則 (1)認真貫徹國家與地方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 (2)調查、監測方法符合國家有關規范要求; (3)堅持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則; (4)堅持客觀、公正、科學、實用的原則; (5)充分利用已有資料與實地踏勘、現場調研、現狀監測相結合的原則; (6)對工程施工期、試運行期全過程調查的原則,根據項目特點,突出 重點、兼顧一般。5 3.驗收調查范圍、因子、目標、重點 調查范圍 1、水環境:該項目所在的地下水區域; 2、聲環境:該項目廠址周邊 200m 范圍; 3、生態環境:該項目廠區及周邊 500m 區域的生態環境。 調查因子 1、水環境:項目生活污水及光伏電池組件表面清洗廢水處理情況; 2、聲環境:項目廠界噪聲; 3、固體廢物:項目生活垃圾和廢晶體硅光伏組件處理情況; 4、生態環境:項目場地及周邊區域植被恢復情況。 環境敏感目標 該項目環境保護目標見表 1。 表 1 環境保護目標 保護類別 保護目標 廠界距離 相對該項 目方位 保護級別 生態環境 規劃范圍內生 態系統、動植 物等 本項目 區域生態環境無明顯退化 環境噪聲和 環境空氣 西胡同村 130m 東 聲環境質量達到《聲環境 質量標準》(GB3096-2008) 中 1 類標準;空氣質量達 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2012)規定的二 級標準。 南灘村 700m 北 石蓋梁村 2500m 南 地下水 項目區域 本項目 地下水達到《地下水環境 質 量 標 準 》 (GB/T14848-2017)中的Ⅲ 類標準。 光污染 項目周邊村莊 及高速公路 產生的光污染對周邊居民 和交通基本無影響 調查重點 本次驗收報告調查重點為該項目實際建設及試運行中環評報告表及批復 中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落實情況,以及該項目對周圍生態環境、聲環境的影響。6 4.驗收執行標準 環境質量標準 1、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 2、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1類標準。 污染物排放標準 1、施工期無組織揚塵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 -1996)表 1-4 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 2、建筑施工噪聲排放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2011)相應標準。 運 營 期 廠 界 噪 聲 執 行 《 工 業 企 業 廠 界 環 境 噪 聲 排 放 標 準 》 (GB12348-2008)1類標準; 3、固廢 生活垃圾處置執行《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1997)中 的相關要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執行《一般工業廢物貯存、處置場污 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中相關要求。 總量控制指標 營運期無生產廢氣和生產廢水排放,因此,該項目不排放涉及總量 控制的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COD為0t/a、氨氮為0t/a、SO2為0t/a、NOx 為0t/a。7 5.工程建設內容及污染物排放情況 項目名稱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 項目地理位置 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 主要工程內容及規模 項目主要工程為光伏發電60MW、化學儲能裝置50MW擴建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 括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光伏固定支架、升壓設備及基礎、集電線路。 本工程總裝機容量為60.1344MWp,擬采用多晶硅電池組件,采用分散逆變、集 中并網方案。光伏組件方陣全部采用以固定式安裝,固定式安裝傾角為37度。按每 1MW為一個光伏方陣單元配套1個逆變升壓單元,共設60套逆變升壓單元。每個逆變 升壓單元內配置2臺500kW逆變器和一臺1000kVA單元變壓器將光伏方陣輸出的直流 電壓逆變升壓至交流35kV輸出。每個發電單元相應的逆變升壓站布置于光伏陣列的 中間位置,逆變器的35kV出線電纜通過直埋方式匯集到220kV變電站處,升壓后送入 電網。 實際工程量及工程變化情況 經現場調查并對照設計及環評批復內容,目前項目工程主要建設內容變化見表 3。 表3 工程建設及試運行情況一覽表 工程內容 試運行情況 與環評報告表比較 建設規模 本期工程建設規模為光伏發電60MW、化學儲能裝置 13MW。 環評報告批復中建設化學 儲能裝置50MW,本次驗收為 階段性驗收,僅包括化學儲 能裝置50MW。 建設內容 光伏電池組件區、35kV箱變、逆變器室、集電線路 等 一致8 續表3 工程建設及試運行情況一覽表 工程內 試運行情況 與環評報告表比較 平面布置 項目廠區共設60個1MWp方陣,每個方陣設置1 個逆變器室(2臺500kw逆變器和一臺1000kVA 單元變壓器)共計120臺逆變器。 一致 輔助設施 供電 施工期用電由就近村莊引接;運營 期用電全部由項目自身產生 一致 供熱 冬季采暖方式為電采暖,飲用水采 用電加熱 一致 給水 升壓站內自備水井水源 一致 排水 工作人員生活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 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 站內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 處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源。不外 排。項目沖洗廢水水量較小,由地表土 壤吸收或蒸發 一致 工程建設內容及試運行情況與原環評報告表一致。 生產工藝流程(附流程圖) 圖 1 項目建設期工藝流程 圖 2 項目發電工藝流程 基礎施工 設備安裝 設備調試 聯合調控 并入電網 太 陽 能 電 池 陣列 匯流箱 逆變器 35KV 箱變 升壓站 公共電網 傳感器 數據采集 監控顯示9 工程占地及平面布置(附圖) 該項目光伏占地面積171.93hm2,其中永久占地1.14hm2,臨時占地170.79hm2。永 久占地為交通道路;臨時占地包括光伏組件區、集電線路區和施工生產生活區等占 地。工程占地類型為灌草地。不占用林地,不占用基本農田,不涉及砍伐樹木。 本項目的光伏裝置布置在張北縣和尚義縣的交界處開闊平坦地帶,北距 S341 約 1.0km。為減少太陽能光伏組件直流線路的損失,每個發電單元相應的逆變升壓站布 置于光伏陣列的中間位置,逆變器的 35kV 出線電纜通過直埋方式匯集到 220kV 變 電站處,升壓后送入電網。 光伏裝置布置在變電站及儲能裝置的南側約 2500m 處。其東側和北均有村莊, 場區距離東側最近村莊(西胡同存)邊緣約 130m。光伏裝置區域東西長 1100m,南 北寬 1650m。 光伏裝置的總平面布置圖詳見附圖 2。 工程環境保護投資明細 項目實際總投資92383萬元,其中實際環保投資639.36萬元,占總投資的0.6%, 主要環保投資明細見表4。 表4 主要環保投資明細一覽表 投資項目 投資金額 合計 工程措施 236.57 639.36 植物措施 211.02 臨時工程 11.49 監理費 12 監測費 60 管理費 39.18 科研、勘測設計費 30與項目有關的生態破壞和污染物排放、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保護措施 1、該項目對生態的破壞主要為施工過程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和對地表植被的破 壞,根據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措施進行保護和恢復。 2、該項目廢水主要為光伏電池組件表面擦洗廢水,廢水產生量不大,且廢水中 僅含有少量SS,無其他污染物,由于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較大,清洗廢水不能集中收 集,均被土壤吸收或蒸發,不會對地表水環境造成影響。生活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 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站內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作為 站內雜用水源。 3、該項目噪聲源主要是箱變、逆變器等設備運轉發出的電磁噪聲,逆變器、箱 變噪聲值均為65dB(A),采用箱式布置,遠離各廠界,采取降噪措施后,再經距離衰 減,各廠界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標準。 4、該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光伏發電組件維護運行時會產生廢晶體硅光伏組件, 為一般固體廢物,產生量約2.5t/a,全部由供應廠家回收利用。多晶硅電池板的壽 命為25年,報廢后全部由供應廠家回收利用。生活垃圾由垃圾桶收集,定時運送至 張北縣垃圾填埋場中轉站。產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內,后交由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 司處置。詳見危廢合同。(危廢間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400兆瓦 項目》設施,本項目無新建危廢間)。 5、該項目光伏組件會產生一定的光污染,在電池板制造時加入了防反射材料, 減小對光線反射率,并在鋼化玻璃表面進行了磨沙處理以減少對光線的反射。 106.環境影響評價回顧 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環境影響預測及結論(生態、聲、大氣、水、振動、電 磁、固體廢物等) 1.產業政策符合性結論 根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1 年第 9 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 年本)》 (2013 年修正),本項目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應用,屬于鼓勵類產業項 目,因此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2.項目選址可行性結論 擬建項目位于張家口市張北縣,坐標位于東經114°21′~114°27′、北緯40° 59′~41°07′之間,屬低山丘陵地形。建設規模為50MWp。60MW光伏裝置布置在張北 縣和尚義縣的交界處開闊平坦地帶,北距S341約 2.1km,南距石蓋梁村2.5km,東距西 胡同村約130m,北距南灘700m。50MW 儲能裝置布置在張北縣大河鄉境內,站址位于省 道S341南約 1km處,東距上房子村700m,南距石蓋梁村4.0km。儲能裝置位于整個風光 儲項目的中心位置。項目選址不在我國候鳥遷徙主要路線上,附近無特殊保護的環境敏 感區;擬建項目擬采取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態恢復措施,通過對光伏組件集中及優 化合理布局,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因此,從環境條件分析,場址選擇可行。 3.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1)施工期 生態影響:項目建設對區域生態環境影響主要表現在臨時占地及施工對地表擾動影 響、對土壤的影響、對地表植被的破壞、永久占地對土地利用類型的改變以及山丘坡地 施工可能引發的水土流失等。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單項工程施工開挖前均進行表土清理 和保護措施;施工道路減少擾動,進行地表平整,施工結束后臨時道路進行植被恢復; 基礎開挖施工過程中進行臨時擋護,并采取排水措施,施工結束后對基礎周邊進行土地 平整及植被恢復;光伏發電場地施工結束后場地平整,并進行植被恢復。因此工程的建 設對區域內地表植被的破壞影響較小。區域動植物物種均為周邊區域常見種,因此項目 的建設不會造成生物物種的減少,對野生動物和人工飼養動物的棲息、活動影響較小。 施工揚塵:為有效控制施工期間的揚塵影響,本項目擬采取如下措施:施工場地封 閉管理、在施工區周邊設置必要的防塵圍擋、對料場和運輸車輛加蓋篷布遮蓋、及時噴 灑和清掃運輸道路及綠化等措施。貫徹落實上述措施后,項目施工揚塵不會對周圍村莊 的環境空氣產生明顯污染影響。 施工廢水:項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施工人員正常生活產生的生活污水。 在施工點建防滲旱廁,由附近村民定期清掏用作農肥,不外排。盥洗廢水就地潑灑抑塵。 11施工期不會對當地水環境產生不良影響。 施工噪聲:根據噪聲源預測結果與《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相互對照可 知,100m可達到《施工場界噪聲限值》要求。本期工程擬通過選擇低噪聲施工設備;合 理布置施工作業點位置,盡量遠離村莊;加強施工車輛管理,盡可能減少鳴號等措施進 一步降低施工噪聲。因此,施工期不會對聲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固體廢物:項目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主要為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和電池組件 包裝材料。施工中產生的棄渣用于回填及場地平整,待施工結束后進行覆土綠化;施工 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經收集后,運至指定地點衛生填埋。包裝材料統一收集后由廢舊物 資回收公司回收。由此可見,施工期產生的固體廢物全部得到妥善處置,不會對周圍環 境產生明顯影響。 綜上,項目施工期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不利影響。 (2)營運期 生態影響:項目投入運行后,其水土流失防護工程也完成并開始發揮作用,可有效 控制項目建設引起的水土流失,基本實現防治目標,并使工程占地區域水土流失狀況得 到明顯改善,因此,本項目生態恢復和水土保持措施可行,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 響。廢水:本期工程營運期產生的污水主要是電池板的清洗廢水。太陽能電池板清洗廢 水的主要污染物為 SS,廢水產生量不大,均被土壤吸收或蒸發,不形成地表徑流,不會 對地表水環境造成影響。生活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站 內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源。廢水零排放。 噪聲:運營期噪聲主要來源于箱變、逆變器等設備運轉發出的電磁噪聲。箱變和逆 變器采用箱式布置,箱體可起到一定的隔擋降噪作用。箱變與逆變器緊鄰布置,遠離各 廠界。采取降噪措施后,再經距離的衰減,預測廠界噪聲值均可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 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 類標準。因此,對環境影響較輕。 固體廢物:光伏發電組件維護運行時會產生極少量廢晶體硅光伏組件,為一般固體 廢物,約2.5t/a,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多晶硅電池板的壽命為25年,到期報廢后,也 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環衛部門定期 清運至垃圾填埋場。 綜上,項目采取的生態恢復措施和污染防治措施后,不會對項目區域的環境產生不 利影響。4.項目可行性結論 光伏發電是我國積極鼓勵開發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儲能的建設對于破解新 1213 能源并網難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本項目的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河北省的發展規劃, 項目建成可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光能資源,滿足地區電力需求,對節約常規能源,保護 生態環境也具有積極的作用,并且能夠增加當地稅收、促進地區經濟發展,提高本地區 人民的生活水平。 工程建設對當地水環境、大氣環境、電磁環境、聲環境影響很小或無影響,對生態 環境的影響可通過采取相應環保措施及環境管理措施予以最大程度的減緩。 從環境保護角度來看,無制約工程建設的環境問題,工程建設是可行的。 建議施工結束后,及時恢復植被,加強綠化。 5、建議 (1)建設單位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環評的要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2)工程投運后,應加強光伏儲能站區的日常維護工作,保證其日常安全運行綜 上所述,本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項目選址可行。項目采取有效的生態保護、水土保 持和污染物控制和治理措施,對生態環境影響很小,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可得到基 本治理,并使工程占地區域內水土流失狀況得到明顯改善,污染物均得到妥善處置,對 環境影響較小。因此,在保證各項生態保護、水土保持和污染物治理措施全面落實的前 提下,從環保角度評價項目是可行的。 (3)認真執行環?!叭瑫r”制度,確保項目環保資金和措施落到實處。 表 5 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一覽表 類別 環保工程措施 驗收標準 環保投資 固體廢物 報廢電池組件由生產 廠家負責回收 與生產廠家簽訂協議或 合同標明 - 生態恢復及水土保持 光伏區 儲能區 施工前對區域內表土清 理,施工結束后進行表 土回鋪,并進行植被恢 復。 30 萬元 施工前對變電站表土清 理,施工結束后進行表 土回鋪。并選擇適宜季 節及時栽植植被各級環境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意見(國家、省、行業) 河北省環境保護廳審批意見 一、該工程由 6 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和 5 萬千伏儲能系統組成。工程位于張北縣境 內。工程總投資 33.3 億元,其中環保投資 1200 萬元。河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出具意 見同意項目開展前期工作(冀發改函[2012]584 號),河北省水利廳批復了該項目水土保 持方案(冀水保[2012]229 號),河北省國土資源廳、張北縣城鄉規劃局出具意見同意項 目用地和選址。 該工程在全面落實報告表中提出的各項環保措施,確保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前提 下,我廳同意你公司按照報告表中所列建設項目的地點、性質、規模、環境生態保護措 施進行建設。 二、工程建設及運營過程中還應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認真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加強施工期管理,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確保 各項環保措施落實到位。選用低噪聲機械并定期保養維護,合理安排施工時間。施工現 場生活污水全部用于潑灑抑塵。生活垃圾及時收集并定期由環衛部門清運至垃圾處理場 處置。施工及運營期產生的固體廢物要按照國家規定妥善處置。運營期生活廢水依托國 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站內的地埋式一體化處理設備處理后,作為 站內雜用水源回用,不外排。光伏陣列采用低度傾角,切實防治光污染。 (二)項目建設要嚴格執行環境保護設施與主體工程“三同時”制度。項目竣工后, 須向張北縣環境保護局提交書面試生產申請,經檢查同意后方可進行試生產。自試生產 之日起 3 個月內,要按規定程序向我廳申請環境保護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 運行。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經批準后,如可研審查審查或設計和施工變化造成工程 性質、規模、工藝和選址或者防止生態破壞、防治污染的措施發生重大變動的,應當在 調整前重新報批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三)你公司在接到本批復后 20 個工作日內,須將環境影響報告表批復分別送河 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北子牙河白洋淀環境保護督察中心、張北縣環境保護局,并 按規定接受各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同時須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 同時”執行情況》要求,定期向張北縣環境保護局報告“三同時”完成情況。 (四)有關輸變電等涉及輻射工程的環評須另行報批,按要求辦理相關手續。 三、該項目“三同時”現場監督檢查工作由河北省子牙河白洋淀環境保護督察中心 會同張北縣環境保護局負責。 1415 7.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 項目 階段 環境影響報告表及審批文件 要求的環境保護措施 環境保護措施 的落實情況 措施的執行效果及 未采取措施的原因 施工期 生態影響 嚴格落實生態恢復及水土保持措 施,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減少施工 對土地的擾動,表土先剝離集中堆 放,施工完成后回用于植被恢復; 太陽能電池板加入反射材料,鋼化 玻璃表面磨砂處理,防治光污染。 已落實 施工期間收集表土用于 土地平整,減少了水土 流失量;光伏組件安裝 符合要求 廢氣 (1)在施工區周邊設置必要的防塵 圍擋,封閉施工場地;(2)對堆放 料場加蓋篷布遮蓋、運輸沙、石、 土方等易產生揚塵物質的車輛必 須用篷布封蓋嚴密,嚴謹灑漏;(3) 加強施工期管理,及時噴灑和清掃 道路;(4)施工區進行綠化;(5) 大風天氣暫停作業。 已落實 施工期間揚塵得到有效 控制 廢水 (1)砂石料沖洗廢水經沉降池沉淀 后用于建筑工地灑水防塵;(2)施 工人員生活污水全部用于潑灑抑 塵。 已落實 施工期間無廢水外排 噪聲 選用低噪聲機械并定期保養維護, 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布置施工作業 點位置,盡量遠離村莊;加強施工 車輛管理,減少鳴號。 已落實 施工期間未發生擾民現 象 固體廢物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定期由環衛部 門清運至垃圾處理場處置;電池組 件包裝材料統一收集后,由廢舊物 資公司回收。 已落實 固體廢物均妥善處置16 續上表 試運行期 生態影響 嚴格落實生態恢復及水土保持措 施,項目建成后采用當地草種對影 響區域及時進行植被恢復 已按要求栽草 和撒播草籽, 已按要求栽草和撒播草 籽,但仍有連續裸露地 表,需繼續進行植被恢 復 廢水 清洗電池板面的廢水均被土壤吸 收或蒸發,不會形成地表徑流。 生活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 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站內 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 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源。廢水零 排放。 已落實 由于光伏電池組件實際 1~2年清洗一次,且清 洗方式為擦洗,清洗廢 水產生量較小,且清洗 廢水中僅含有少量SS, 無其他污染物,直接被 土壤吸收或蒸發。生活 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輸 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 項目升壓站內的地埋式 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 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 源。廢水零排放。 固體廢物 光伏發電組件維護運行時產生廢 晶體硅光伏組件,全部由供應廠家 回收利用。多晶硅電池板的壽命為 25年,報廢后全部由供應廠家回收 利用。 生活垃圾要集中收集定點存放,由 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已落實 多晶硅電池板的壽命為 25年,報廢后全部由供 應廠家回收利用。 生活垃圾收集在垃圾桶 中,定時運送至張北縣 垃圾填埋場中轉站。產 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 內,后交由滄州瑞海油 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 詳見危廢合同。(危廢間 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 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 電場400兆瓦項目》設 施,本項目無新建危廢 間)。17 8.環境影響調查 施工期 生態影響 該項目位于張北縣,屬于冀北山地丘陵區,地表植被以耐寒的旱生多年 草本植物為主,地表植被較差,生長的植被主要有豆豆草、披堿草、沙打旺、 無芒雀麥、楊樹等;主要農作物有燕麥、玉米、亞麻、蔬菜、馬鈴薯、雜豆 等。張北縣屬內蒙古高原的東南邊緣,地域遼闊,光伏電場所在場地為張北 縣境內,土壤貧瘠干旱,野生動物組成比較簡單,種類少。獸類主要有小型 嚙齒動物,如田鼠、野兔等小型動物,爬行類動物有沙蜥、麻蜥等數量較少, 鳥類動物有麻雀、喜鵲等,無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所在區域基本上是一片山地,基本被荒草覆蓋,間有樹木。項目區不屬 于自然保護區,無重點保護動物和植物,附近也無鳥類保護區。項目區位于 蔚縣境內的北部,區域環境質量較好,植被覆蓋度在 50%以上,環境容量較 大。區域內以水力侵蝕為主,土壤侵蝕強度為輕度,現狀平均侵蝕模數為 800t/km2?a。由于當地居民的長期耕作等活動頻繁,且當地植被以人工種植 作物以及草為主,少有灌木,間有稀疏林地,生態環境較好。 項目光伏占地面積為 171.93hm2,2013 年 6 月開始施工 2013 年 12 月建 成。施工期對生態的影響主要為建設過程中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和對地表植被 的破壞。其中,施工土建工程作業對區域水土流失的影響較明顯,通過收集 表土、臨時苫蓋及土地平整等措施減少施工過程造成的水土流失。對地表植 被的破壞為場地基礎開挖、構筑物建設時將地表植被鏟除,挖出的土方臨時 堆放時臨時堆場對植被造成壓埋,施工機械及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對地表植被 造成碾壓、踐踏等,對地表植被造成的破壞在項目建成后,按照項目《水土 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植被恢復治理措施要求,分階段對廠區進行治理和恢 復。植被恢復方式以栽草與種草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與原有植被類型相同。 綜上所述,施工期對項目區的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通過 采取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措施,減少了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項目建設前 項目建成后 項目施工場區內恢復情況詳見以下圖片。 1819 續上表 施工期 污染影響 經調查,該項目施工期采取了以下污染物防治措施: 揚塵:施工場地封閉管理、施工區周邊設置圍擋、對料場和運輸車輛加 蓋篷布、及時灑水和清掃道路等措施。 廢水:在施工點建防滲旱廁并由附近村民定期清掏用作農肥、盥洗廢水 就地潑灑抑塵等措施。 噪聲:選擇低噪聲施工設備;合理布置施工作業點位置,盡量遠離村莊; 加強施工車輛管理,減少鳴笛等措施。 固體廢物:施工過程產生的棄渣用于回填及場地平整、施工結束后覆土 綠化;生活垃圾收集后,運至指定地點衛生填埋;包裝材料統一收集后由廢 舊物資回收公司回收。 綜上所述,項目施工期對施工廢氣、施工廢水、施工噪聲、固體廢物均 采取了妥善的防治措施,未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 社會影響 根據公眾參與調查和實地調查,該項目施工期間未發生過環境污染、環 境糾紛或擾民事件。20 續上表 試運行期 生態影響 該項目目前正處于試運行階段,經現場踏勘,目前廠區植被覆蓋率較低, 有連續裸露地表,需繼續按照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治理措施要 求進行植被恢復。 具體措施 項目區分為光伏矩陣區、交通道路區、施工生產生活區3個防治分區, 針對各分區的特點布置水土保持措施。 1、光伏組件區 (1)工程措施 ①覆土平整:對坑溝填平處進行覆土平整,表土回鋪采用推土機結合 人工進行施工作業,將集中堆放的表土回鋪于地表,回鋪地表要保持平整。 估算覆土面積1.15hm2,覆土量3090m3,其覆土來源為逆變升壓器室、構建筑 物區和道路廣場區剝離的表土。 ②砂礫石防沖帶:在降雨過程中太陽能電池板將匯流雨水,形成股流, 雨滴動能增加,極易形成侵蝕溝。為了減少雨水及沖洗用水從太陽能電池板 上流下沖刷土壤,在太陽能板水流方向下方設一條寬0.4m的砂礫石防沖帶, 厚度0.1m,共鋪設面積3.75hm2,共需要砂礫石3750m3。 (2)植物措施 ①撒播草籽:施工結束后,對施工擾動區域進行種草綠化恢復植被, 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進行綠化,撒播草籽面積4.38hm2,種植密度為70kg/hm2, 共需要草籽306.60kg,草籽選用適應本地的苜蓿。 (3)臨時措施 ①草袋裝土攔擋:攔擋方式采用雙排雙層,草袋規格長為1m,寬和高 均為0.3m,估計攔擋長度180m,需要草袋裝土64m3。 2、道路區 1)施工檢修道路 (1)工程措施 ①土質排水溝:在施工檢修道路一側設土質排水溝,匯集場區雨水至 鄰近溝道內,采取人工開挖的方式,設計采用矩形斷面,寬0.30m,溝深0.30m,排水溝長度為9500m,估算土方開挖855m3。 ②沉砂池:為合理利用水資源,在道路適宜地點修建土質沉砂池6座。 沉砂池與排水溝連接,多余來水引入下游排水溝。設計沉砂池斷面矩形,池 深1m,長3m,寬1.5m,土方開挖27m3。 (2)植物措施 ①撒播草籽:施工結束后在道路兩側植被較差部位進行綠化,采用撒 播草籽的方式進行綠化,撒播面積1.90hm2,種植密度為70kg/hm2,共需要草 籽133kg,草籽選用適應本地環境的苜蓿。 2)進場道路 (1)工程措施 ①漿砌石排水溝:為疏導排水,在道路靠邊坡一側修建漿砌石排水溝。 采取人工開挖的方式,設計采用漿砌片石結構矩形斷面,縱坡一般為自然坡, 底寬0.30m,溝深0.30m,漿砌石壁厚30cm。排水溝長度為540m,估算溝槽開 挖291.60m3,漿砌石243.00m3。 ②漿砌石護坡:進場道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地勢較平 緩,擴建時道路一側局部地段會形成0.5-1.0m 的邊坡,需要進行防護。修 建漿砌石護坡200m,其中0.5m 高的護坡為80m,1m 高的護坡為120m,邊坡 與漿砌石排水溝保持一致并相連,水泥砂漿抹面厚0.2m,共需要抹面160 m2。 (2)植物措施 ①栽植喬木:施工結束后在道路一側栽植喬木綠化,選用當地適生的 楊樹,栽植間距為2m,栽植長度540m,共需270 株。 3、施工生產生活區 (1)工程措施 ①表土剝離:施工前對施工生產生活區進行表土剝離,表土剝離采用 推土機結合人工進行施工作業,根據實際地形和土層厚度可適當調整剝離厚 度,一般為30cm,連同表土及地表植被一起進行剝離,剝離面積約0.70hm2, 剝離表土量2100m3,剝離的表土堆放在場地內空地處,以備后期綠化覆土。 ②覆土平整:施工結束后,對場地進行覆土綠化,表土回鋪采用推土 機結合人工進行施工作業,估算覆土面積0.70hm2,覆土厚30cm 左右,覆土 21量2100m3。 (2)植物措施 ①撒播草籽:施工結束后對整個區域進行綠化,采用撒播草籽的方式 綠化,撒播面積0.7 hm2,種植密度為70kg/hm2,共需要草籽49kg, 草籽選用適應本地環境的苜蓿。 (3)臨時措施 ①土質排水溝:在場地內臨時修建土質排水溝,在施工期間,將雨水 排出場外,采取人工開挖的方式,設計采用距形斷面,底寬0.30m,溝深0.30m, 排水溝長度為100m,估算溝槽開挖9m3。 ②草袋裝土攔擋:攔擋方式采用雙排雙層,草袋規格長為 1m,寬和高 均為 0.3m,估計攔擋長度 160m,需要草袋裝土 57.60m3。 廠區生態恢復情況 2223 污染影響 1、水環境影響調查 該項目廢水主要為光伏組件電池板的清洗廢水。光伏電池組件實際 1~ 2 年清洗一次,且清洗方式為擦洗,清洗廢水產生量較小,且清洗廢水中僅 含有少量 SS,無其他污染物,均被土壤吸收或蒸發,不形成地表徑流,不 會對地表水環境造成影響。 升壓站運行期間將新增定員 40 人,產生少量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依托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目升壓站內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 理設備處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源。 項目試運行期間未對周圍水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2、聲環境影響調查 該項目噪聲主要來自變壓器等設備,噪聲級值較小,且均設置在箱體內。 2018年11月23日,張家口弘康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該項目廠界周邊 聲環境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四周廠界噪聲值晝間為52.3~ 54.1dB(A),夜間為42.5~44.5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 標準》(GB12348-2008)1類標準要求。 因此,該項目試運行期間未對周圍聲環境產生明顯影響。 3、固體廢物影響調查 光伏發電組件維護運行時會產生極少量廢晶體硅光伏組件,為一般固體 廢物,約2.5t/a,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多晶硅電池板的壽命為25年,到期 報廢后,也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見承諾書),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 箱式變壓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內,后交由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 處置。詳見危廢合同。(危廢間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 風電場400兆瓦項目》設施,本項目無新建危廢間)。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 后,定時運送至張北縣垃圾填埋場中轉站。 4、光污染影響調查 該項目光伏電池組件采用低度傾角固定安裝,同時電池組件表面自身有 防反射涂層,對陽光的反射以散射為主;同時在鋼化玻璃表面進行了磨沙處 理以減少對光線的反射。經調查,試運行期間光污染未對周邊居民造成明顯 影響。綜上所述,根據環境影響調查,該項目試運行期對廢水、噪聲、固體廢 物等均采取了較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滿足環保要求,沒有對周圍環境產生 明顯影響。 2425 9.環境質量及污染源監測 項目 監測時間及監測 頻率 監測點位 監測項目 監測結果分析 生態 — — — — 水 — — — — 噪聲 監測1 晝夜 在廠界四周外側設 4 個 監測點(東廠界、西廠 界、南廠界、北廠界) 等效連續A 聲 級(Leq) 四周廠界噪聲值晝間為52.3~ 54.1dB(A),夜間為 42.5~ 44.5dB(A),均滿足《工業企業 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2008)1 類標準要求 電磁、 振動 — — — — 其他 — — — —10.環境管理狀況及監測計劃 環境管理機構設置 經調查,針對該項目企業設置一員工作為本廠環境管理工作的負責人,該負責 人具有一定的環保工作經驗,且熟悉廠區的生產管理和環境保護工作。 環境監測能力建設情況 無 環境影響報告表中提出的監測計劃及其落實情況 該項目原報告表中未設置監測計劃。 環境管理狀況分析及建議 通過調查,建設單位在試運行階段對環境保護工作比較重視,依據環評要求, 設置了專職環境管理人員,負責組織、落實和監督該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本評價 根據該項目環境管理提出以下建議: (1)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 (2)提高職工的環境保護意識,保障各種污染治理設施和生態恢復措施有效落 實;(3)加強廠區內綠化,定期對廠區植被進行維護,改善廠區生態環境; (4)實行清潔生產,加強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障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 2611.調查結論與建議 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大河光伏儲能電站擴建工程項目位于張家口市張北縣, 建設內容為建設光伏發電60MW和化學儲能裝置50MW,項目中光伏發電60MW及化學儲 能裝置13MW工程于2016年12月建設完工。本驗收為階段驗收,只針對光伏發電60MW 及化學儲能裝置13MW工程進行竣工環境保護驗收。項目實際總投資約92383萬元, 環保投資639.36萬元,占總投資的0.6%。 本項目在施工期和試運行期執行了環境保護“三同時”制度,基本落實了該項 目環評報告表和各級環保主管部門的批復要求。根據該項目環境影響的調查結果, 該項目對施工期間產生的廢氣、廢水、噪聲及固體廢物均采取了相應的處理及處置 措施,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試運行期間廢水、噪聲、固廢、植被恢復等措施均按 照環境影響報告表及批復要求進行了落實。 1、廢水:該項目廢水主要為光伏組件電池板的清洗廢水,產生量較小,成分 簡單,被土壤吸收或蒸發;生活污水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孟家梁風電場項 目》升壓站內的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后,作為站內雜用水源。 2、噪聲:該項目噪聲主要來自變壓器等設備,噪聲級值較小,且均設置在箱 體內。2018年11月23日,張家口弘康環境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對該項目廠界周邊 聲環境進行了監測,監測結果表明:四周廠界噪聲值晝間為52.3~54.1dB(A),夜 間為42.5~44.5dB(A),均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 類標準要求。 3、固廢:光伏發電組件維護運行時會產生極少量廢晶體硅光伏組件,為一般 固體廢物,約2.5t/a,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多晶硅電池板的壽命為25年,到期報 廢后,也全部由廠家回收利用(見承諾書),不會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運營過程 中產生的廢油暫存于危廢間內,后交由滄州瑞海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處置。詳見危廢 合同。(危廢間依托《國家風光儲輸示范工程二期擴建張尚風電場400兆瓦項目》設 施,本項目無新建危廢間)。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定時運送至張北縣垃圾填 埋場中轉站。 4、植被恢復情況:按照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的要求,通過栽草和 種草籽結合的方式進行植被恢復?;謴颓闆r詳見附圖。 按照環境保護部關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有關規定,該項目具備工程 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綜上所述,建議該項目通過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27